暂别瑶墀鸳鹭行,綵旗双引到沅湘。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史笔枉将书纸尾,朝缨不称濯沧浪。
云台公业家声在,徵诏何时出建章。
暂别瑶墀鸳鹭行,綵旗双引到沅湘。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史笔枉将书纸尾,朝缨不称濯沧浪。
云台公业家声在,徵诏何时出建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首句“暂别瑶墀鸳鹭行”,设定了一个分离即将开始的情境,其中“瑶墀”指的是美丽的地方,“鸳鹭”则象征着朋友之间的和谐与亲密。紧接着“綵旗双引到沅湘”,通过对军旗和河流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即将踏上旅途的情景。
下一联“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中,“城边流水桃花过”表现了一个春日里美丽而又有些许离别之感的画面;“帘外春风杜若香”则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对比,勾勒出诗人在室内所感受到的春意和外界的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史笔枉将书纸尾,朝缨不称濯沧浪”,其中“史笔枉将书纸尾”表达了诗人希望留下记载却又感到力有未逮之感;“朝缨不称濯沧浪”则是对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所表达的无奈。
最后两句“云台公业家声在,徵诏何时出建章”,诗人通过“云台公业家声在”表达了对友人的仰慕之情以及希望继续传承其优秀事迹;“徵诏何时出建章”则是期待着能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创作出像曹操那样的不朽篇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我从外朝来,崄峭相连接。
巉绝不可上,孰与西八叠。
车匪毛羽去,我岂猿猱捷。
一步九顿仆,陟起正岌嶪。
飞萝攀恐断,狠石高更蹑。
时方积雨后,没骭泥涉涉。
客居惯泽国,未到意先慑。
呀如敌场赴,隶卒不敢怯。
及此问次舍,犹觉口嚅嗫。
剪烛未渠寝,尚恐梦惊魇。
清篇方鼎来,强韵不可柰。
胆掉久未定,如守上泷柂。
浑厚出绮丽,平谈含顿挫。
正始叹不嗣,黄初君突过。
想当舟陷泥,势若右旋磨。
河神要好句,待君颜一破。
我行阻重坝,倍费客炊火。
邗沟尘欲扬,人步沟尾汊。
一雨濯旱枯,此惠谁所假。
生世天不人,孰者可吊贺。
男子负抱成蹉跎,唾壶自击商声歌。
此声此意谁解领,政用折柬招羊何。
人言百里半九十,它日聪明嗟不及。
云衢掎袂梦空劳,神武挂冠吾已必。
久要但有穷鬼随,此鬼亦使文怪奇。
推敲惯尝京尹怒,登临肯兴赋客悲。
蚕蚁可浴牛可饭,农家星候知昏旦。
不妨婢子办黄紬,更贷邻僧供白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