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元塔宝顶铭》
《三元塔宝顶铭》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四言诗

凤城之东,吉水一泓。两山对峙,万派朝宗。

左昂右逊,华表偏隆。时维万历,群议攸同。

乙巳建塔,丁未竣工。抱乾负巽,一柱凌空。

路从内转,不觉身崇。牗窥星汉,檐散氛风。

天地为小,云阶可通。影摇金刹,柱砥潮中。

法轮永固,灏气斯钟。贤才辈出,国泰民丰。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林熙春所撰写的《三元塔宝顶铭》。诗中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宏伟的建筑场景。"凤城之东,吉水一泓",以凤城象征吉祥之地,吉水则寓意着福泽与生机。"两山对峙,万派朝宗",描绘了山脉的雄伟与水流的汇聚,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左昂右逊,华表偏隆",进一步强调了地形的独特与华表的显著地位。"时维万历,群议攸同",点明了建造时间与社会共识,体现了历史背景与人文关怀。"乙巳建塔,丁未竣工",具体描述了塔的建造过程,展现了匠人的智慧与技艺。

"抱乾负巽,一柱凌空",运用八卦中的乾、巽二卦,形象地描绘了塔的结构与高度,赋予了塔以神秘而庄严的气息。"路从内转,不觉身崇",通过行走于塔内的体验,表达了对塔的敬畏之情。"牗窥星汉,檐散氛风",描绘了塔内观星与檐下清风的景象,展现了塔的高耸与环境的和谐。

"天地为小,云阶可通",表达了对塔的高度与视野的赞美,仿佛站在塔上可以俯瞰整个世界,甚至触碰到云端。"影摇金刹,柱砥潮中",通过光影与潮水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塔的坚固与壮观。"法轮永固,灏气斯钟",以法轮象征永恒与佛法的力量,灏气则代表了广阔的宇宙与深远的智慧。

最后,"贤才辈出,国泰民丰",总结了塔的存在对于人才培育与国家繁荣的积极影响,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三元塔的壮丽景象,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展现了明代建筑艺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寄题陈桥驿

五代干戈苦战争,天心拨乱主潜生。

营光久应焚香祝,检点曾传得谶惊。

仓卒黄袍酬素志,绸缪金匮负遗盟。

最怜永弃幽燕地,当日师名是北征。

(0)

临高台

临高望秋水,寒镜出尘函。

碧藓净孤渚,苍云阴半岩。

风传隔院笛,叶送下江帆。

正有南来雁,离情孰寄缄。

(0)

新燕

归飞已逼柳毵毵,卢女金堂到自谙。

故国无心抛海外,春风有主忆江南。

花融泥软新相得,隼忌鹰猜旧不堪。

近识朝元消息否,珠帘零落几回探。

(0)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二首·其二

锦堂恩诏许归休,妙选宾僚佐校雠。

江左文章分史局,山中宰相起经楼。

诗豪酒敌皆登座,野老溪僧亦伴游。

笑引韩门穷贾岛,放吟同上碧峰头。

(0)

姑胥台怀古二首·其一

五道通诸郡,三江绕故都。

白猿终霸越,黑犬竟亡吴。

人去空芳草,春来长绿芜。

萧萧杨柳岸,愁杀夜啼乌。

(0)

不寐

秋风吹白帝,枕上落江声。

小苑烟光薄,疏帘月影清。

三更羁客梦,万里故乡情。

渐听荒鸡动,驱车按部行。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