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尚书新开涪江二首·其二》
《郑尚书新开涪江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贾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侵南亩务,已拔北江流。

涪水方移岸,浔阳有到舟。

潭澄初捣药,波动乍垂钩。

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

(0)
注释
南亩:农田。
务:耕作。
拔:疏通。
北江:长江。
涪水:河流名。
浔阳:地名。
捣药:制药或炼丹。
乍:忽然。
垂钩:垂钓。
疏:稀疏。
历:经历。
亿秋:亿万年。
翻译
不再侵犯农田,已经疏通了长江的水流。
涪水的河岸刚刚移动,浔阳已有船只到达。
深潭清澈适合初捣药草,水面波动引来垂钓的兴致。
山峦相隔仅三里,由此可知历经亿万年沧桑。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诗歌,通过对比南北两地的不同现象,展现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不侵南亩务,已拔北江流。”开篇即展示了一幅南北差异的画面。南方的田亩还未受到侵袭,而北方的江水已经被开掘。这里“不侵”与“已拔”的对比,既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同,也象征着人文活动的区别。

“涪水方移岸,浔阳有到舟。”涪水,即今四川省的涪江,因开凿而改变河道,岸线随之移动。这一变化为浔阳城带来了新的交通便利。这里强调了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

“潭澄初捣药,波动乍垂钩。”潭澄指的是水流平静,一开始用来捣碎草本植物以制药物。这一过程中,“波动”表明水面已经不再平静,而是有了涟漪。同时,“乍垂钩”则描绘了一种捕鱼的画面,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这里作者通过对山势开阔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长河的认识。从“疏三里”到“历亿秋”,时间尺度的扩大,使得诗意更加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作者以涪江为背景,将南北差异、水土变迁以及人类活动与时间流逝的关系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既有具体地理基础,又蕴含深邃诗意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朝代:唐   字:浪(阆)仙   号:无本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779~843年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猜你喜欢

和待隐园二十咏·其八

烂菊垂枝傍竹叉,清芬绝胜弄春花。

洗觥绕径酣吟赏,为惜西风老岁华。

(0)

送子重侍巽斋先生南还·其一

天涯有子侍翁归,深夜焚香草疏时。

赖有元良新孝理,不妨离别恼相知。

江光夜舫南山梦,木榻秋斋北雁期。

桑落酒杯团骨肉,莫教人说报君迟。

(0)

惜淮阴·其二

钟宝深藏悍妇刀,纵拳更合罪谁曹。

若非平勃交欢力,汉业真如燎毳毛。

(0)

雨中闲叙荅和崇道二首·其一

闭门深寂寂,有待为君开。

书笥元无底,酒乡羞未醅。

鸣鸠雨不歇,惊燕夜方回。

飒飒清凉足,明朝秋气来。

(0)

郊行陪祀十首·其九

松密堪承露,山高不碍云。

金汤元有主,天地本无文。

仰赖祖宗德,从教夷夏分。

若非雄据稳,戎马尚缤纷。

(0)

赠行边使

列镇迎恩介胄雄,赭袍遥映塞云红。

武臣敌忾馀虓虎,圣主忧时起卧龙。

天上使星临阃外,斗间紫气照关中。

长城万里今增重,不数平淮一线功。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