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寒来思莫穷,土囊萍末两难同。
飘成远浪江湖际,吹起暮尘京洛中。
飞雪萧条残腊节,落花狼藉古行宫。
春能和煦秋摇落,生杀还同造化功。
城上寒来思莫穷,土囊萍末两难同。
飘成远浪江湖际,吹起暮尘京洛中。
飞雪萧条残腊节,落花狼藉古行宫。
春能和煦秋摇落,生杀还同造化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萧索而又略带哀愁的秋末冬初景象。首句"城上寒来思莫穷",诗人站在城上,感受到阵阵寒意,却无法穷尽心中的思念,这里的“思莫穷”暗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接着是"土囊萍末两难同",这里的“土囊”可能指的是用土包裹的苇席,“萍末”则是芦苇的尖端。诗人通过对这两种物象的描写,表达了无法共享的孤独感。这两句从景物中引发出一种淡淡的悲凉。
第三、四句"飘成远浪江湖际,吹起暮尘京洛中",诗人的情思随着风波漂泊到遥远的地方,而那风也带走了古都城中的落叶和尘土。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辽阔与迷茫。
第五、六句"飞雪萧条残腊节,落花狼藉古行宫",在这寒冷而又萧瑟的季节里,雪花飘飘,覆盖了年关的景象;古老的宫殿上,也铺满了零落的花瓣。这两句捕捉到了时光流转中自然与人文的凄凉美。
最后两句"春能和煦秋摇落,生杀还同造化功",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循环的感慨。春天温暖而又平和,秋天则是万物收获之时,而这生与杀、兴与衰,都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规律。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更迭、景象变换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辞家席未煖,望舒倏已圆。
初隐层峰外,俄挂高城巅。
徘徊丽绛阙,潋滟摇紫渊。
远望杳无极,忽觉在我前。
流辉照绮席,素波相澄鲜。
玉宇何凄清,孤鸿唳中天。
寒江抱平楚,离离含轻烟。
美人天一方,皓魄私自怜。
但恐佳辰迈,弦望自推迁。
胡为劳我心,愁对江枫眠。
卞氏有美璞,采之荆山中。
至宝不先剖,献君乃至公。
玉人何嫌猜,三献两见刖。
抱之发长号,泪尽继以血。
宋人贵凡石,得之梧台东。
周客视之笑,本与瓦甓同。
忠言翻见恶,藏之愈深固。
自誇天下珍,和璧安足睹。
嗟哉优与劣,贱目岂能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