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慈鸟鸟,哺母声呜呜。
城上双鸱枭,破巢还啄雏。
韝鹰饱食肉,劲翮翻平芜。
不击城上鸱,但击林间乌。
林间慈鸟鸟,哺母声呜呜。
城上双鸱枭,破巢还啄雏。
韝鹰饱食肉,劲翮翻平芜。
不击城上鸱,但击林间乌。
这首诗通过对比慈鸟与鸱枭、韝鹰的行为,展现了鲜明的道德寓意。慈鸟反哺,体现了孝顺与关爱;而鸱枭破巢取雏、韝鹰捕食,象征着残忍与无情。诗人以鸟喻人,通过动物的行为映射出社会中不同的人性面貌,表达了对善良与邪恶的鲜明态度。慈鸟的孝行与鸱枭的恶行形成强烈对比,凸显了道德选择的重要性。韝鹰虽强大,却未被诗人赋予正面评价,暗示了力量并非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寓言式地探讨了人性的善恶与社会伦理问题。
西风卷荷衣,披披不成幅。
清霜拆蕙囊,冽冽已成蓿。
如何独东篱,黄华笑寒菊。
物之有盛衰,循环若推毂。
世事良亦然,亦岂物所欲。
金钿镕落日,零露洒寒玉。
人皆惜芳菲,谁复念幽独。
惟有陶渊明,慇勤费培沃。
簪花从帽落,撚酒醉商陆。
从此擅秋芳,芙桂非同录。
问花何以报,剪首荐醽醁。
他时更粉躯,为公采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