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西风外,茫茫动远情。
倦游惊物候,乱杵闭山城。
病起黄花后,愁先白发生。
吾将老行药,明日掩柴荆。
高阁西风外,茫茫动远情。
倦游惊物候,乱杵闭山城。
病起黄花后,愁先白发生。
吾将老行药,明日掩柴荆。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名为《见白发》。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年华逝去、白发生长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高阁西风外,茫茫动远情”,诗人站在高阁之上,感受到西风的吹拂,内心的情感随着这无垠的景象而波动。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着,“倦游惊物候,乱杵闭山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他或许曾经四处游历,如今却感到疲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感到惊讶。同时,山城的封闭感也暗示了某种隔绝或束缚,可能象征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不满。
“病起黄花后,愁先白发生”这两句,诗人直面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病愈之后,黄花(菊花)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而愁绪未消,白发已生,更是直接揭示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主题。
最后,“吾将老行药,明日掩柴荆”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态度。他决定以服药来应对疾病,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明日则要关闭柴门,隐居避世。这种选择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显示出诗人对平静、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正道无委辙,邪蹊多旁通。
周旋一失足,百川不可东。
所以古人介,蚍蜉视三公。
去此日云远,谁能蹑其踪。
伟哉康大夫,仰止柳下翁。
华构揭巨扁,烈烈生清风。
岂比桃李花,森如千丈松。
下焉鞭埃氛,上焉追鸿濛。
愿言坚砥柱,屹向横流冲。
心乎苟勿替,会见收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