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朔方书事》
《朔方书事》全文
唐 / 张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秋尽角声苦,逢人唯荷戈。

城池向陇少,岐路出关多。

雁远行垂地,烽高影入河。

仍闻黑山寇,又觅汉家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òfāngshūshì
táng / zhāngpín

qiūjìnjiǎoshēngféngrénwéi

chéngchíxiànglǒngshǎochūguānduō

yànyuǎnxíngchuífēnggāoyǐng

réngwénhēishānkòuyòuhànjiā

注释
角声:战时的号角声。
唯:只有。
荷戈:手持武器。
城池:城市。
陇:边疆。
岐路:岔路口。
雁远行:大雁低飞。
烽高:烽火台高耸。
影入河:烽烟倒映在河中。
黑山寇:黑山贼寇。
汉家和:汉朝的和平。
翻译
秋天已尽,号角声凄厉,遇到行人只能手持武器。
城市靠近边疆稀少,岔路口出关却频繁。
大雁低飞几乎贴地,烽火台的烽烟倒映在河中。
仍然听说黑山贼寇作乱,人们又在寻求与汉家的和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通过对秋天角声、城池、岐路等景象的刻画,以及对黑山寇与汉家和事的提及,展现了战乱时期的艰苦与不安。语言凝练,意境苍凉,有着深厚的边塞风格。

诗中的“秋尽角声苦”设置了一种悲凉的情调,而“逢人唯荷戈”则透露出战争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城池向陇少”与“岐路出关多”两句,通过对城池与岐路数量的描写,反映了边塞地区战事频发的情况。

“雁远行垂地”、“烽高影入河”两句,则以壮观的情景勾勒出战争中烽烟四起、警报不断的紧张气氛。最后,“仍闻黑山寇, 又觅汉家和”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动乱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于和平的无尽期盼,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边塞诗。

作者介绍

张蠙
朝代:唐   籍贯:清河   生辰:公元895年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王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猜你喜欢

集句联

德有润身,礼不愆器;玉韫庭照,兰生室香。

(0)

集句联

静坐观众妙;端居味天和。

(0)

缺题

重午云阴日正长,佳辰早至浴兰汤。

凉风入座无消扇,彩索灵符映羽觞。

(0)

寄上虞山相国师

江上穷愁十日霖,摇摇孤愦结微音。

松高独受寒风厄,凤老甘当众鸟侵。

睚眦一夫成世变,是非千载在公心。

言妖舌毒纷无纪,吞炭聊为豫子喑。

(0)

时心

时心若轳,欲怨同炉。我闻在昔,不见是图。

明怨疑有,阴怨疑无。嗛嗛之食,不可相餔。

喣喣之德,不可相濡。泽狗水凫,难拟屋乌。

前心虽系,后心早逋。来如委羽,往似飘砮。

止无常宿,行无定趋。??齧齧,冥昧相驱。

侯景归梁,伯嚭在吴。殷鉴不远,台城继苏。

茫茫今古,鸣鼓逐狐。如光如鬼,孰知其都。

凡百君子,毋迩奸谀。忠信之门,五岳三涂。

输衷洒赤,润此汗朱。炉销火熄,寒冰照壶。

(0)

题江贯道山水四言

远山丛丛,远树濛濛。咫尺万里,江行其中。

短长何岸,高低何峰。彼坻彼洔,彼瀑彼洪。

晴岚乍豁,烟霭葱笼。或断或属,且淡且浓。

尔崒奚寺,尔盘奚宫。或垣阴翳,或梁嵌空。

有吠者厖,有樵者翁。危樯落碇,短棹掀蓬。

往来异趣,寂动殊容。羃翠其庭,岂非卢鸿。

略彴而渡,岂非龟蒙。昔我经行,云山万重。

若淮南北,与江西东。亦蓑而雨,亦帽而风。

乃今追惟,梦境相从。及此开卷,恍然昔同。

谁居作者,造化论功。淹总其裔,熙成是宗。

声闻九陛,既召而终。谓彼树白,谶其身穷。

其然岂然,讯之天公。此名穹壤,畴曰不逢。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