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遥岑万丈苍,天风应为袭衣裳。
鸡鸣往往看东日,人语时时到下方。
云暗钟声连海树,春浮花气入山堂。
四时未歇登游兴,翻说崖禽唤客忙。
一上遥岑万丈苍,天风应为袭衣裳。
鸡鸣往往看东日,人语时时到下方。
云暗钟声连海树,春浮花气入山堂。
四时未歇登游兴,翻说崖禽唤客忙。
这首明代赵鹤的《登岱四首(其二)》描绘了登山者在泰山之巅的所见所感。首句"一上遥岑万丈苍",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峰之高峻,苍翠之深沉。"天风应为袭衣裳",形象地表达了山风的强劲,仿佛能穿透衣物,暗示了登山者的艰辛。
"鸡鸣往往看东日",通过鸡鸣报晓,展示了黎明的到来,也寓含着登山者对新的一天的期待。"人语时时到下方",则描绘了山下人间烟火的气息,增添了生动的层次感。
"云暗钟声连海树,春浮花气入山堂",写出了山中寺庙的宁静与春意盎然,钟声回荡在云雾间,花香飘入山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四时未歇登游兴,翻说崖禽唤客忙",表达了诗人对四季变换中登山的乐趣始终不减,甚至觉得山中的鸟儿也在催促他继续游玩,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以及登山者的心境,富有诗意和哲理。
郎山高,高刺天,危峰崄磴愁攀缘。
仰看高崖覆石穴,穴口至今存破船。
想初山前潴巨浸,水退之后成原田。
崖边石痕乃牵路,沧桑之说诚非传。
市廛遗迹已难觅,积沙淤没经千年。
道傍残碑宛犹在,汉隶剥落苔痕藓。
兹山雄特孰与肩,北通朔漠邻燕然。
后人于此列亭障,往往树栅当其巅。
只今圣化大无外,胡羯远遁无腥膻。
山头烽堠高且坚,此日永不生狼烟。
宋皇江左开新国,别业淩歊高百尺。
三千歌舞恣欢娱,十二阑干映空碧。
羽盖鸾旌几度来,香风满座琼筵开。
凤笙龙管听未毕,台前落日飞黄埃。
醉后昏昏凭玉几,遥望台城才百里。
可怜风致易凄凉,一段繁华付流水。
郭熙之后有稚川,妙画往往人争传。
醉来乘兴扫轻素,笔下萧飒生云烟。
天台雁荡宛相似,仙楼佛阁纷满前。
春风瑶草发幽涧,暮雨藤萝垂古阡。
危桥半空度羸马,断崖千尺飞寒泉。
扁舟一叶欲何往,人家多住沙岸边。
牛羊鸡犬自成趣,武陵何必求神仙。
我亦平生好清致,出山自笑归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罗浮东望心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