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伤韦侍读诗》
《伤韦侍读诗》全文
南北朝 / 张正见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怀经传北海,蕴义盛西河。

高峰落回照,逝水没惊波。

柳下悲风急,山阳秋气多。

宿草摧书带,寒松脆女萝。

无复华阴市,空馀蒿里歌。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张正见所作的《伤韦侍读诗》,通过深沉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韦侍读的深切悼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

首联“怀经传北海,蕴义盛西河”,以“经传”与“北海”、“义蕴”与“西河”的对比,暗示韦侍读学问渊博,道德高尚,如同北海之深广,西河之浩瀚。这不仅是对韦侍读个人才华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其品德的敬仰。

颔联“高峰落回照,逝水没惊波”,以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韦侍读生命的消逝。高峰上的夕阳余晖,象征着韦侍读生命中的辉煌时刻;而逝去的流水,没有激起任何波澜,则暗示其离去的平静与无奈。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动态与静态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惋惜与感慨。

颈联“柳下悲风急,山阳秋气多”,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气氛。柳树下的疾风,象征着离别的痛苦与不舍;山阳的秋气,不仅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无奈。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尾联“宿草摧书带,寒松脆女萝”,以“宿草”(已枯萎的草)的凋零,象征韦侍读的离世;“书带”(古代读书人佩戴的丝带)的摧折,暗示其学问与精神的失落;“寒松”与“女萝”(一种藤本植物)的脆弱,象征韦侍读虽有高洁之志,但终归于寂寥。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韦侍读生平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生死、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正见

张正见
朝代:南北朝   字:见赜   籍贯:南朝陈清河东武城

张正见,(?——约575年)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生年不详,卒于陈宣帝太建中。年四十九岁,代表作有《明君词》、《湓城》等。
猜你喜欢

季夏买舟白水将赴楚蕲阻雨未发却寄仁和宋尔孚明府

雨涨三山滞客津,吴江夜半越潮沦。

遥知宋渡新来岁,再见苏堤旧日春。

身在峰飞观折水,心如湖止任游人。

扁舟几度思洄溯,无那秋风欲楚蘋。

(0)

封荆将就道子仪宜以诗祖余也而索余己巳赠行之作因复以诗答之

别君犹索祖君诗,聚散随缘总莫期。

南北岐途千载泪,漳潮衣带一方思。

凭兹别意难言处,正想离情无尽时。

和汝唱予俱一况,劳劳休作渭城词。

(0)

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其二

所期今昔力为担,每至淳漓必再三。

因事而言先史意,誉谁必试众谋参。

文如有阙真余罪,献或无徵亦邑惭。

渺渺中心谁与察,此身已拟怨劳甘。

(0)

挂席过南浦

水力惟风竞,高帆出晓阴。

西山飞鸟过,南浦落花深。

雾重千林影,舟轻万里心。

会看龙跃处,直向剑江寻。

(0)

然不忆何语出何人矣残灯馀几雨雪霏雱有怀耿然依韵追足

莫逆交之橐,有怀梦亦根。

游神通历览,盟性启精魂。

静觉文心一,孤存夙约尊。

远思劳寐接,春雪乱吴门。

(0)

癸酉北征车中二十日日与尘朝夕也歌以结之

别有氤氲一种吹,胎息于野盛于逵。

阴阳昏晓相割劘,平原广漠任炉锤。

地分驰道天为涯,风拂征旗日助麾。

已遣晴云下碧陲,还招霁霭上高陂。

尔乃为情厌索居,连群呼友向空嬉。

相忘彼已俱谓谁,号召无声会有期。

出入无时乡莫知,行止随程谩速迟。

矫如龙游自委蛇,逸先骏足愁奔追。

远之有望近难窥,动亦何虑静何思。

直前不惧后不疑,荐历严飙势未衰。

掀腾火飙力相持,以游八方莫籓篱。

惟此冲衢盛纷披,造物于渠意有私。

分明遣此令途岐,随缘布置北南帷。

閒情觑彼热中悲,我今矢歌敢索疵。

尘不疲人人自疲,反顾烟颜亦其宜,更欲因之语后骑。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