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阜高歌九日杯,尽将秋意放花开。
谁教也向东风里,点破千红万紫堆。
庐阜高歌九日杯,尽将秋意放花开。
谁教也向东风里,点破千红万紫堆。
这首诗名为《正月菊(其二)》,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诗中描绘了农历正月时菊花盛开的景象,与传统上秋季赏菊不同,诗人以“庐阜高歌九日杯”开篇,仿佛在庆祝重阳节之余,却发现菊花在正月里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尽将秋意放花开"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意外之美的惊叹,仿佛菊花有意挑战季节,将秋天的韵味延展至冬季。
"谁教也向东风里,点破千红万紫堆",诗人进一步赞美菊花在东风中傲然开放,如同在百花丛中独树一帜,用“点破”一词形象地刻画出它打破冬日沉寂,为大地带来一抹鲜艳色彩的生动画面。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既赞赏菊花的坚韧,又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独特见解。
天外晓岚和雪望,月中归棹带冰行。
相逢半醉吟诗苦,应抵寒猿袅树声。
绝岛跨危栏,登临到此难。
夕阳高鸟过,疏雨一钟残。
骇浪摇空阔,灵山厌渺漫。
那堪更回首,乡树隔云端。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
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
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
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
静然本诸已,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