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嫌十口累,伴影独寒灯。
出暂呼官长,归仍似野僧。
得来那一实,受处亦无凭。
莫拟讴谣赠,身今少爱憎。
为嫌十口累,伴影独寒灯。
出暂呼官长,归仍似野僧。
得来那一实,受处亦无凭。
莫拟讴谣赠,身今少爱憎。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吴兴杂兴十首(其四)》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心境和淡泊生活态度。首句“为嫌十口累”,表达了诗人为了摆脱家庭琐事的牵累,选择独自生活的决心。次句“伴影独寒灯”进一步渲染了他孤寂的环境,只有寒灯相伴,身影相随。
“出暂呼官长”写诗人偶尔与官员交往,但这种交往是短暂的,如同出外办事一般,表明他的生活并不完全脱离社会,但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归仍似野僧”则以僧侣自比,暗示他过着简朴、超脱的生活方式。
“得来那一实,受处亦无凭”两句,诗人感慨得到的东西无法长久保持,得到的喜悦也缺乏稳固的基础,反映出他对世间事物变化无常的认识。最后,“莫拟讴谣赠,身今少爱憎”表达了诗人不求人知,不以世俗的赞誉或诽谤为念,已经很少有爱憎之念,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汝父诚有罪,汝母孝且慈。
独不为母计,仓皇去何之。
论心论相,便择术满眼,纷纷何物。
踏碎铁鞋三百緉,不在危峰绝壁。
龙友相逢,洼樽缓举,议论敲冰雪。
何妨人道,圣时同见三杰。
自是不日同舟,平戎破虏,岂由言轻发。
任使穷通相鼓弄,恐是真□难灭。
寄食王孙,丧家公子,谁握周公发。
冰□皎皎,照人不下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