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露湿一枝枝,带子垂阴是后期。
已许成蹊通看路,纵饶无语是含辞。
人间地薄载难得,井上根衰蠹不持。
芳蕊堪怜落堪惜,闲人不管正开时。
风吹露湿一枝枝,带子垂阴是后期。
已许成蹊通看路,纵饶无语是含辞。
人间地薄载难得,井上根衰蠹不持。
芳蕊堪怜落堪惜,闲人不管正开时。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花的美丽与哀愁。诗人通过“风吹露湿一枝枝”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桃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仿佛每一枝都沾染了露水,显得格外娇嫩。接着,“带子垂阴是后期”一句,巧妙地将桃花比作垂下的丝带,暗示着桃花即将凋谢的命运,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已许成蹊通看路,纵饶无语是含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桃花的形象,不仅描绘了桃花开放时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观赏的道路,也暗示了即使沉默不语,桃花也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和情感。这种比喻手法,使得桃花的形象更加立体,富有深意。
“人间地薄载难得,井上根衰蠹不持。”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生命与环境的关系。桃花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却依然绽放,这不仅是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是对逆境中坚持与希望的颂扬。同时,诗人也借桃花的根部被蛀虫侵蚀,表达了对自然破坏的忧虑。
最后,“芳蕊堪怜落堪惜,闲人不管正开时。”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桃花美丽而短暂生命的感慨。桃花虽美,却易凋零,诗人借此呼吁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反思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忽视与冷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脆弱,也蕴含了深刻的生命哲理和社会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京尘满鬓,汗漫游还倦。
环佩玲珑惊梦断。
恰玉堂仙伯,携取圜桥,词翰客、枉顾情何恋恋。
衣冠何磊落,闲雅雍容,不把声光时自炫。
漫轻敲团月,煮玉泉冰,□啸傲、几多萧散。
笑归去,蓬莱跨清风,任香彻胸中,五千书卷。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
醉西湖寿酒,歌旧曲,已三年。
喜万里湖山,归来相见,淮海楼边。
春风绣衣无恙,唤竹西歌吹共留连。
世事浮云千变,灵台孤月长圆。
一官聊办买书钱。
行橐故萧然。
有梦里青山,词中白云,徽外鸣弦。
悠悠紫台归路,乐因循、诗酒堕凡缘。
借问蓬莱官府,何如平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