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近彭城,川狭河益曲。
曲则名生工,搴茭事脩筑。
昨过夏家路,七坝兹经复。
叠苇禦洪涛,洞心吁骇目。
尚闻水工云,如此不一足。
救急固云可,经久诚非淑。
以官为家者,方藉资津漉。
譬如人无疾,爬搔偶成毒。
毒已杂方投,祸多鲜见福。
西来近彭城,川狭河益曲。
曲则名生工,搴茭事脩筑。
昨过夏家路,七坝兹经复。
叠苇禦洪涛,洞心吁骇目。
尚闻水工云,如此不一足。
救急固云可,经久诚非淑。
以官为家者,方藉资津漉。
譬如人无疾,爬搔偶成毒。
毒已杂方投,祸多鲜见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七坝》。诗中描绘了彭城附近河流曲折,因地形特点而形成的七坝景象。诗人通过“叠苇御洪涛”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水流冲击下,芦苇筑坝抵御洪水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接着,诗人提出了对水利工程的思考:“救急固云可,经久诚非淑。”意思是说,在紧急情况下修建水利工程可以解决问题,但长久来看,并非最佳方案。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工程持久性与实用性的考量。
最后,“以官为家者,方藉资津漉。譬如人无疾,爬搔偶成毒。毒已杂方投,祸多鲜见福。”这一段诗,以比喻的手法,指出官员治理国家如同治病救人,有时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可能带来更大的祸害。强调了治理国家需要深思熟虑,避免治标不治本,最终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社会管理和治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的帝王,对于国家治理和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