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艾熙亭中丞巡抚四川》
《送艾熙亭中丞巡抚四川》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霜飞绣斧豸为冠,雪尽岷山立马看。

斩佞上方曾借剑,征蛮诸将几登坛。

旗翻锦水千花出,弓抱峨眉片月寒。

廓庙岂烦西顾虑,从来形胜得人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艾熙亭中丞巡视四川时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意蕴。首联“霜飞绣斧豸为冠,雪尽岷山立马看”,以霜、雪、绣斧、豸冠等意象,生动展现了艾熙亭中丞在巡视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庄严仪态,霜雪消融后,他驻足岷山之巅,远眺美景,既显其风度,也寓含着对国家山河的深情。

颔联“斩佞上方曾借剑,征蛮诸将几登坛”则转入对艾熙亭中丞政绩的赞颂。这里运用典故,暗示其曾凭借智勇,斩除奸佞,征伐蛮夷,立下赫赫战功,显示出其作为朝廷重臣的非凡才干和忠诚。

颈联“旗翻锦水千花出,弓抱峨眉片月寒”描绘了巡视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锦水之畔,旗帜翻飞,仿佛千花竞放;峨眉山头,月色如银,弓箭静卧其间,寒气袭人。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艾熙亭中丞巡视时的肃穆与严谨。

尾联“廓庙岂烦西顾虑,从来形胜得人安”表达了对艾熙亭中丞的信任与期待。廓庙,即庙宇,此处泛指朝廷。诗人认为,艾熙亭中丞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对形势的深刻理解,自能确保国家安宁,无需担忧西部边疆的安全问题。这不仅是对艾熙亭中丞能力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忠诚与责任感的深深信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展现了艾熙亭中丞巡视四川时的壮阔场景,也表达了对其政治智慧和忠诚担当的赞美,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秋日杂兴·其四

黍稷竞登场,荏菽复满畴。

我羹虽不糁,逢年亦解忧。

太平岂无象,乐岁观有秋。

敢期饱糠覈,役车何当休。

(0)

上山

登山盖有道,迂叟真名论。

不困在徐行,不跌由足稳。

斯言可铭佩,万事为节撙。

推之为躬行,天下国家本。

(0)

泛吴江

一帆风便到吴江,江上飞来白鸟双。

舟子饭时吾梦觉,起看新月坐篷窗。

(0)

浪淘沙令

泼火雨初晴。草色青青。傍檐垂柳卖春饧。

画舫载花花解语,绾燕吟莺。箫鼓入西泠。

一片轻阴。钿车罗盖竞归城。

别有水窗人唤酒,弦月初生。

(0)

田里

百谷盈成后,三秋假乐时。

鸡豚开社瓮,箫鼓赛神祠。

野茹青盈筥,香炊雪满匙。

欲知田里趣,细诵老翁诗。

(0)

鹧鸪天.送客至汤泉

十月南闽未有霜。蕉林蔗圃郁相望。

压枝橄榄浑如画,透甲香橙半弄黄。

斟绿醑,泛沧浪。白沙翠竹近温汤。

分明水墨山阴道,只欠冰溪雪月光。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