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恩上人还云门·其一》
《送恩上人还云门·其一》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当日亲曾见珙公,如雷辨舌振宗风。

分明句句字字是,又向苕川访病翁。

(0)
翻译
当年亲眼见过珙公,他像雷霆般口才出众,弘扬了家族的风气。
他的话语清晰明确,每个字都掷地有声,他又去苕川探访那位病弱的老者。
注释
当日:当年。
亲曾:亲眼。
见:看见。
珙公:指代某位姓珙的人物。
如雷:形容声音响亮。
辨舌:能言善辩。
振:弘扬。
宗风:家族传统或风气。
分明:清晰明白。
句句:每一句话。
字字:每一个字。
是:是。
又:再。
向:前往。
苕川:地名,可能指现在的浙江湖州一带。
访:探访。
病翁:生病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送恩上人还云门(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佛学僧侣的尊敬和赞美,以及对于朋友离别的情感。

首句“当日亲曾见珙公,如雷辨舌振宗风”中,“珙公”可能是指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这里通过“如雷辨舌”来形容其言谈举止给人的震撼和启示,显示了作者对这位僧侣深刻的印象和敬仰之情。

接着,“分明句句字字是,又向苕川访病翁”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佛学知识的精确把握,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显得那么重要和真切。同时,诗人在此也流露出对朋友(“病翁”)的关心之情,尽管朋友可能生病,但诗人依然想要寻访和探望。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佛学僧侣的敬仰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修养与文化素养,是一首情真意切且富含哲理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江上寄情

天际归舟浩荡中,我关王泽道何穷。

未为时彦徒经国,尚有边兵耻佐戎。

酿黍气香村欲社,斫桑春尽野无风。

年来断定知休处,一树繁花一亩宫。

(0)

上川主武元衡相国二首·其二

东阁移尊绮席陈,貂簪龙节更宜春。

军城画角三声歇,云幕初垂红烛新。

(0)

五言玩初月重游联句

春溪与岸平,初月出溪明。

璧彩寒仍洁,金波夜转清。

孤光远近满,练色往来轻。

望望随兰棹,依依出柳城。

(0)

辋川集二十首.白石滩

跂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

日下川上寒,浮云澹无色。

(0)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

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0)

书遗文后

苦哉黑闇女,乐矣功德天。

智者俱不受,愚夫纳二边。

我奉能仁教,归依弥勒前。

愿阐摩诃衍,成就那罗延。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