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盏子.咏灯》
《金盏子.咏灯》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金盏子

一盏红釭滟玉膏,鸳绡皱处偏凝。

春夜照梳头,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

便教煎尽银荷,奈芳心耿耿。

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兰灯将暝。唤遍无人应。

且独自、纤手靠妆台,挑凤胫。宛转处,重思省。

当时风细人静。曾偎璧带流苏,剔银釭潜等。

红裯冷,空对并蒂灯花,怎生相称。

(0)
鉴赏

这首《金盏子·咏灯》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灯在春夜中的情态与情感。词中通过“一盏红釭滟玉膏”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盏红灯如美酒般光泽诱人,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鸳绡皱处偏凝”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灯罩比作鸳鸯的丝绸,皱褶处凝聚着月光或烛光的余晖,暗示了灯的精致与美丽。接下来,“春夜照梳头,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通过描写女子在春夜中梳理头发的情景,借以表达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便教煎尽银荷,奈芳心耿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仿佛在说即使灯油燃尽,灯芯依旧坚定地燃烧,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执着与坚持。紧接着,“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兰灯将暝”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远方的呼唤,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最后,“唤遍无人应。且独自、纤手靠妆台,挑凤胫。宛转处,重思省。当时风细人静。曾偎璧带流苏,剔银釭潜等”几句,表达了主人公在深夜独自面对孤灯时的思绪与回忆,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个词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灯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挽方躬明运使·其一

少学真山立,中年久陆沉。

斗牛光淡荡,湖海气雄深。

晚节储边策,平生许国心。

呜呼死诸葛,松柏坐萧森。

(0)

和答吴斗南赏木芙蓉见怀

曾向荆州一笑同,淋漓江汉酒千钟。

夹城云盖迎珠履,满眼霜花照玉容。

万里壮游前日事,十年此会几时重。

忆君席上多新作,醉笔如飞纸不供。

(0)

舟自震泽道吴兴城外有感

忆向苕溪泊酒船,宁知绿发便华颠。

只今行脚一万里,重此惊心二十年。

箬笠蓑衣真我事,清风明月苦论钱。

晚凉急棹城南去,更复题诗作后缘。

(0)

次日湖上

山南山北水平湖,屏障天开画不如。

好在风流王谢宅,扁舟来往未应疏。

(0)

南歌子

片片云藏雨,重重雾隐山。可怜新月似眉弯。

今夜断肠凝望、小楼寒。梦断云房远,书长蜡炬残。

夜妆应罢短屏间。都把一春心事、付梅酸。

(0)

如梦令·其五

多谢西池桃李。伴我一春沈醉。

能有几多香,陪了一江来泪。憔悴。憔悴。

又是落花铺地。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