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如此,晴雨又何奇。
上下阅千古,荣枯任四时。
云空飞逸气,月皎见清思。
燕赵吾桑梓,能歌慷慨词。
乾坤大如此,晴雨又何奇。
上下阅千古,荣枯任四时。
云空飞逸气,月皎见清思。
燕赵吾桑梓,能歌慷慨词。
这首诗《书洪稚存近作后》由清代诗人缪公恩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理思考与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时间、季节更迭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首联“乾坤大如此,晴雨又何奇。”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审视天地,将自然界的晴天雨天视为寻常现象,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广阔视野和淡然态度。这里“乾坤”代表天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认同与接纳。
颔联“上下阅千古,荣枯任四时。”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诗人认为,无论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在四季的更替里,生命都会经历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这是自然法则,也是生命的常态。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颈联“云空飞逸气,月皎见清思。”转而描写自然景象,以云空中的飘逸之气和皎洁的月光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清静与深思。这里的“逸气”不仅指云的轻盈流动,也象征着诗人超脱世俗的思绪与情感。
尾联“燕赵吾桑梓,能歌慷慨词。”最后,诗人将自己比作燕赵之地的人,表达了对慷慨激昂、充满激情的文学创作的向往。这里“燕赵”是中国北方的两个省份,常被用来比喻豪迈、勇敢的文化特质,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文学理想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时间、生命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日铸山之英气兮,既发越于镆铘。
地灵泄而不尽兮,复薰蒸于草芽。
虽名出之最晚兮,为江南之第一。
视紫笋若奴台兮,又何论乎石花。
维瑞龙之为品兮,与此山以相亚。
意山脉之通贯兮,仙种同乎一家。
汲西岩之清泉兮,松风生乎石鼎。
滋芳液于灵襟兮,沆瀣集乎齿牙。
欧公录之归田兮,苏仙流诸佳咏。
伯玉注于诗版兮,文正赏其甘华。
至雁塔与花坞兮,固郡志之所载。
若馀姚之瀑布兮,尤茶经之所誇。
嗟陆羽之不逢兮,宜鉴味之绝少。
世方贵夫建茗兮,孰有知夫越茶。
客曰世非不知兮,顾茗禁之已苛。
亦幸其不尽知兮,姑舍是而言他。
衣袂怯春寒,春在江南岸。
我意正伤春,复被春萦绊。
一雨胭脂湿,万壑冰澌泮。
撩我惜春心,与春伤烂漫。
柳垂不染丝,织成愁一片。
杏吐无烟火,烧碎肠千断。
忆昔腰如柳,柳腰轻易按。
忆昔面如花,花面娇难唤。
人不似春芳,随处得看玩。
因春忆美人,不见徒扼腕。
何时醉卧花柳中,一笑千金不容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