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凄风苦雨时,风如刀剪雨如丝。
一身频走数百里,此地曾无三两知。
得酒畏寒衣欲换,摊书引梦枕常支。
倚闾怅望嗟行役,好报平安慰所思。
又是凄风苦雨时,风如刀剪雨如丝。
一身频走数百里,此地曾无三两知。
得酒畏寒衣欲换,摊书引梦枕常支。
倚闾怅望嗟行役,好报平安慰所思。
这首清代诗人刘熊的《旅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首句“又是凄风苦雨时”,以风雨渲染出环境的凄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风如刀剪雨如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受,将风雨比作锋利的刀剪和细密的丝线,形象生动。
接下来的两句“一身频走数百里,此地曾无三两知”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的疲惫和人烟稀少的孤寂,他在这片陌生之地几乎没有相识之人可以倾诉。"得酒畏寒衣欲换",在寒冷中寻觅一丝暖意,却只能换衣取暖,反映出旅途的困顿。
“摊书引梦枕常支”写诗人借书入梦,以求暂时逃离现实的苦闷,枕头常常支撑着他的梦境,显示出他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倚闾怅望嗟行役”描绘了诗人站在门口远望,满心惆怅,感叹自己的漂泊生涯。
最后,“好报平安慰所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希望能带给他们平安的消息,以宽慰彼此的心灵。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辛酸与对家人的深情。
北风吹海波,寒气已惨栗。
岁功方告成,上计仓廪实。
大府督先期,列城群彦集。
公来亲奉辞,王事有远役。
入登和钧堂,谘诹侍前席。
力陈功利源,首先二三策。
民实吾同胞,苛痛体均一。
商贾趁懋迁,负贩致其力。
上以奉王供,下以和民食。
嗟余忝命吏,三载贰下邑。
适丁岁履艰,课计虚所入。
使车勤远人,问俗考肥瘠。
念茲灾疹馀,推额减其籍。
寒者煦之温,饥者哺之粒。
响非大府严,云雨手转剧。
公归被顾问,为我此以臆。
倘能出泥泽,穷困非所惜。
相期在岁寒,梅边问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