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潜山道中遇雨》
《潜山道中遇雨》全文
明 / 陈子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半天鸣籁四畴摇,一望翻澜众渴消。

道上逢人堪假盖,水边何事更悬瓢。

农家翠竹编初就,佛国青山步不遥。

借问行行车马客,依稀还叱旧溪桥。

(0)
鉴赏

这首《潜山道中遇雨》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路时,偶遇细雨的情景。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旅途中的细微观察和感悟。

首句“半天鸣籁四畴摇”描绘了雨前的景象,空中似乎传来阵阵风声,四周的大地在雨前微微颤动,营造出一种即将下雨的氛围。接着,“一望翻澜众渴消”则转而描述了雨水带来的清新与滋润,仿佛一切干渴都被雨水洗净,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道上逢人堪假盖,水边何事更悬瓢”两句,通过诗人与路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旅途中的温暖与便利。即使是在雨中,人们也能相互帮助,共同应对自然的变化。同时,水边悬挂瓢的细节,既体现了生活的智慧,也增添了一抹生活化的趣味。

“农家翠竹编初就,佛国青山步不遥”则将视线转向了乡村与宗教场所,翠绿的竹林与青葱的山峦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

最后,“借问行行车马客,依稀还叱旧溪桥”以问句的形式收尾,引人思考。诗人询问过往的车马行人是否还记得这条溪桥,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当下旅程的感慨。这句话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思考,以及对记忆与变迁之间微妙关系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子壮
朝代:明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猜你喜欢

爇心香.寄白水冯公淄阳长老

白水冯公。宁海扶风。更淄阳、长老仙翁。

三人一意,一志三通。便剿妖魔,擒猛虎,捉蛟龙。

俗虑俱忘,真气和冲。得自然、晓达灵踪。

金丹灿烂,玉性玲珑。待行功,超上界,住蓬宫。

(0)

解佩令.和古韵

山侗猛省,因师法旨。觉从前、不是不是。

剔正根源,要日月、壶中并至。透玄关、应希夷理。

龙吟虎啸,能行能止。剖昏迷、慧刀锋利。

炼就神丹,金盘托、聊充微礼。献风仙、博本师喜。

(0)

满庭芳.骷髅样

样子骷髅,偏能贩骨,业缘去去来来。

骋驰伶俐,不肯暂心灰。

转换无休无歇,腾今古、更易形骸。

空贪寿,饶经万劫,终久打轮回。

遇师亲指教,创修一点,免落千崖。

屏七情六欲,保护三台。

玉虎金龙并凑,青莲内、捧出婴孩。

无生灭,大罗天上,仙位得安排。

(0)

满庭芳.寄兴平张先生

超然悟道,怡然舍俗。宁肯泥拖水漉。

决烈回头趖了,恩山爱狱。

堪为风邻月伴,与云朋霞友相逐。

无系栏,在人间,先占半仙之福。

那更真修真炼,得逍遥自在,澄心遣欲。

渐觉溪田芝草,异香馥郁。

虎龙绕蟠何处,在丹炉、变成金玉。

神光灿,赴前程,蓬莱宝陆。

(0)

添字丑奴儿

世人个个便宜爱,争要便宜。半使心机。

赢得便宣却是亏。少人知。

劝他好把便宜舍,建德施为。非是遇痴。

暗积洪禧达紫微。做仙归。

(0)

南柯子

但愿三丹结,何愁两鬓皤。蓬头垢面啰哩啰。

十二时中,谨谨养冲和。不羡相如志,无心继伏波。

马风题柱意如何。不做神仙,不过灞陵河。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