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燕晨语庭,吾坐被薄棉。
颇爱病妇妆,静借帘波妍。
我怀陶徵君,尘俗资酒蠲。
达意不能师,苦因元鬓怜。
艳阳閟芳趣,百汇期悦年。
孰是忘荣枯,俟命安其间。
高龄百岁寿,几与佳春缘。
况此一春中,半遭风雨颠。
我吟倦还酌,招儿来膝前。
尔今逾十龄,读书毋畏艰。
懒燕晨语庭,吾坐被薄棉。
颇爱病妇妆,静借帘波妍。
我怀陶徵君,尘俗资酒蠲。
达意不能师,苦因元鬓怜。
艳阳閟芳趣,百汇期悦年。
孰是忘荣枯,俟命安其间。
高龄百岁寿,几与佳春缘。
况此一春中,半遭风雨颠。
我吟倦还酌,招儿来膝前。
尔今逾十龄,读书毋畏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独居时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开篇以“懒燕晨语庭”起兴,通过燕子的慵懒之态,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着,“吾坐被薄棉”,点明了季节的变换,春寒料峭,诗人着意于保暖,这一细节透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颇爱病妇妆,静借帘波妍”两句,诗人将自己对病弱女子的同情与欣赏,与窗外的自然美景相融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接下来,“我怀陶徵君,尘俗资酒蠲”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愿。
“达意不能师,苦因元鬓怜”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无法完全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与感慨。后文“艳阳閟芳趣,百汇期悦年”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但紧接着的“孰是忘荣枯,俟命安其间”又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高龄百岁寿,几与佳春缘”表达了对长寿与美好春光的向往,而“况此一春中,半遭风雨颠”则以风雨象征人生的坎坷与挑战。最后,“我吟倦还酌,招儿来膝前。尔今逾十龄,读书毋畏艰”展现了诗人与孩子的温馨互动,以及对下一代寄予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风引双旌马首齐,曹南战胜日平西。
为儒不解从戎事,花落春深闻鼓鼙。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
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
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
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
启户清风枕簟幽,虫丝吹落挂帘钩。
蝉吟高树雨初霁,人忆故乡山正秋。
浩渺蒹葭连夕照,萧疏杨柳隔沙洲。
空将方寸荷知己,身寄烟萝恩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