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

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

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

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zhāijièyuèmǎnduìdàochǎngǒu怀huáiyǒng
táng / liú

chángxiūqīngjìngfánhuárénshíwángchéngchángzhějiā
ànshàngxiāngyānbèi

qiándēngyàntòuliánhuā
chízhāimǎnzhāoxiánxiānwénmìngxiǎo

míngruòguòfāngzhàngshìháiyìngwènwèiláixié

翻译
常常修炼去除尘世繁华,人们知道这是京城长者的府邸。
书桌上香烟袅袅升起,佛像前的灯火映照着莲花图案。
斋戒期满后,主人邀请闲散的客人,让小孩先听曲子。
如果明天再来拜访僧舍,是否会是为了佛法而来呢?
注释
常修:经常修炼。
清净:去除杂念,心灵纯净。
繁华:世俗的热闹和奢华。
王城长者家:京城有威望的人家。
案上:桌面上。
香烟:焚烧的香产生的烟雾。
贝叶:古印度用来写经文的贝壳或树叶。
佛前:佛像前。
灯焰:灯火的火焰。
莲花:佛教象征纯洁和吉祥的植物。
持斋:守斋戒。
闲客:来访的闲适之人。
理曲:音乐曲目。
命小娃:命令小孩先听。
明日:明天。
方丈室:僧侣的住处,通常指寺庙中的住持房间。
为法:为了追求佛法。
来邪:来此的目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佛教僧侣在王城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清净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将繁华的尘世与静谧的佛堂对立起来,展示出主人公对于佛法的虔诚和执着。

“常修清净去繁华”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修行佛道以达到心灵的清净。紧接着,“人识王城长者家”则是指人们都知道这个在王城中的长者(僧侣)之家,隐含着对此处的尊重和认可。

“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佛堂内的景象。香烟袅袅升起,如同贝叶一般纯洁;而灯火在莲花之下闪烁,不仅照亮了空间,更映衬出一种精神上的净化。

“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则是说僧侣在斋戒(佛教禁食仪式)完成后,便邀请过往的行人进来,同时通过小孩传递消息,这里体现了佛家的慈悲与平等精神。

最后,“明日若过方丈室,還應問為法來邪”表达了对第二天将要到来的法师(高僧)的期待和尊重,以及对于正法的寻求和探讨,是出于真诚还是好奇,这里留下了一丝悬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平和与自得,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向往。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双雁

岁晚长林共落晖,野寒吹雪夜侵衣。

伯劳双燕俱无赖,肠断春风各自飞。

(0)

雪夜追次坡翁韵四首·其一

物华随地敛秾纤,始识玄冥号令严。

祗树未春花作雨,解池初夜水生盐。

妆疑淡扫时窥镜,舞恨低飞不过檐。

漫向苍生占喜色,冻愁先到两眉尖。

(0)

郊坛候驾

御座亭亭覆朵云,行宫佳气正氤氲。

风旂缭绕空中降,午漏依稀阁外闻。

贵戚赐衣多锦绣,内厨颁馔屏芳荤。

斋堂向月悬清佩,拟候瑶坛入夜分。

(0)

慈恩寺偶成

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閒岁华。

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

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

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誇。

(0)

送李进士㺬还西宁

幡戟门前绰楔高,郎君身已著青袍。

龙墀有地陈三策,虎帐无心学六韬。

归蜀漫誇题柱早,入关空说弃繻豪。

太行云外东西路,去国怀乡两意劳。

(0)

仁辅遗鹤灯若虚有诗因次韵

不逐飙车与电轮,偶来飞绕帝城春。

尘埃误落空中影,烟雾虚疑梦里身。

千岁有丹应化骨,九皋无唳亦惊人。

于公旧价休劳送,自有山翁为卜邻。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