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随地敛秾纤,始识玄冥号令严。
祗树未春花作雨,解池初夜水生盐。
妆疑淡扫时窥镜,舞恨低飞不过檐。
漫向苍生占喜色,冻愁先到两眉尖。
物华随地敛秾纤,始识玄冥号令严。
祗树未春花作雨,解池初夜水生盐。
妆疑淡扫时窥镜,舞恨低飞不过檐。
漫向苍生占喜色,冻愁先到两眉尖。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严酷。诗人以“物华随地敛秾纤”开篇,巧妙地将万物凋零的景象与季节更替的规律联系起来,暗示着自然界的秩序与力量。接下来,“始识玄冥号令严”一句,直接点明了冬日的严寒与肃穆,仿佛是天地间的一道命令,不容违抗。
“祗树未春花作雨,解池初夜水生盐”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树木和池水赋予生命,想象它们在冬夜中仿佛在下着雪花般的花瓣雨,或是水面结冰如盐粒般晶莹剔透。这种奇特的想象,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捕捉,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深刻洞察。
“妆疑淡扫时窥镜,舞恨低飞不过檐”则进一步描绘了雪景中的静谧与哀愁。诗人将雪花比作女子轻施淡妆,偶尔窥视镜中自己的美丽,又似舞者低飞,却不敢越过屋檐,仿佛是对自由与束缚的隐喻,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最后,“漫向苍生占喜色,冻愁先到两眉尖”表达了诗人对民众情感的关怀与忧虑。在诗人看来,尽管人们可能会因雪景而感到欢喜,但寒冷的天气早已让他的眉头紧锁,预示着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谢混游西池,休文宿东园。
我曾醉卧君园里,至今魂梦犹腾翻。
当时春色初蓓蕾,况有千金丽人在。
蕙兰吐气光绕身,一曲能令壮心改。
池水涟漪镜靓妆,鎏金宝鸭焚都梁。
陶然不知其处所,但见娟娟花月来东墙。
人生好会易暌阙,一别杨花几经歇。
美人眇眇春水长,万里斜阳坐西没。
君于我厚矣,不鄙谓我语。
所云讵无缪,政自出肺腑。
闻君道贤伯,老辈具风矩。
门中足师法,岂复假外取。
亲贤远不肖,此事已为主。
性情端且厚,俊哲必乐与。
文字艺之末,费日浪自苦。
但当勤读史,大义了今古。
自居在何等,肯作流俗伍?
知君多良友,走也岂足数。
离居傥相忆,莫哂渠言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