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饭饱粟千房,病眼看花也自黄。
五度客经秋九月,一灯人坐古重阳。
霜虫频诉夜寒壁,邻树忽飘风过墙。
还可衰亲添笑语,恐惊时节在他乡。
香甜饭饱粟千房,病眼看花也自黄。
五度客经秋九月,一灯人坐古重阳。
霜虫频诉夜寒壁,邻树忽飘风过墙。
还可衰亲添笑语,恐惊时节在他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景仁在重阳之夜的所见所感。首句“香甜饭饱粟千房”以丰盛的食物开篇,营造出一种满足与幸福的氛围。接着,“病眼看花也自黄”一句,巧妙地将个人的身体状况与外界的自然景象联系起来,表现出即使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自然界依然展现出其独特的美。
“五度客经秋九月”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作为客居之人,已经经历了多次秋天的九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漂泊。而“一灯人坐古重阳”则通过“一灯”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氛围,同时“古重阳”强调了节日的传统与历史感。
“霜虫频诉夜寒壁,邻树忽飘风过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自然界的动态,霜虫的哀鸣和风吹过邻树的声音,都增加了夜晚的凄凉与孤寂感。
最后,“还可衰亲添笑语,恐惊时节在他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希望在家中亲人欢聚的笑声能为自己带来慰藉,但又担心这种欢乐会触动自己身在他乡的孤独感,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异乡漂泊中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上客平津阁,先朝建礼门。
时名五字贵,国体片言尊。
倏忽风云变,消摇岁月存。
乍堪鸡作口,不并鹤乘轩。
诗即香山社,家为履道园。
清时人自失,晚节事重论。
题凤吾何避,登龙尔渐敦。
黄公酒垆伴,强半欲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