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李宣道者,活计太天真。
把茅盖头处,只就松树身。
树边有石两三块,便与倾倒为比邻。
眼子崒嵂奇,寂寂亦惺惺。
却倩松风替说法,而石侧耳听。
宣公咄云,直饶听得如器盛水泻,也是外来之□。
何如我此横眠坐睡,佛祖一齐丧气。
醉李宣道者,活计太天真。
把茅盖头处,只就松树身。
树边有石两三块,便与倾倒为比邻。
眼子崒嵂奇,寂寂亦惺惺。
却倩松风替说法,而石侧耳听。
宣公咄云,直饶听得如器盛水泻,也是外来之□。
何如我此横眠坐睡,佛祖一齐丧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李宣的道者,其生活态度纯真无邪,以自然为伴。诗人通过描述李宣以松树为屋,以石为邻,以及他与自然界的互动,展现了其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诗中提到李宣用松风作为说法的媒介,而石头则倾听其言,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元素以生命,进一步凸显了李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后半部分,诗人以“宣公咄云”引入,似乎在对李宣的生活方式提出反思。这里引用了“直饶听得如器盛水泻,也是外来之□”,意指即使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但那不过是外来的干扰,而非内在的真谛。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认为与其追求外界的认可和影响,不如像李宣那样,横眠坐睡,让佛祖之气一同消散,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李宣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空亭日暮。记声断骊歌,摇鞭欲去。
沙草半连云,雪花时带雨。梦难凭,期漫许。
但相看无语。才转眼,散发披襟,江南酷暑。
我有离情怎诉。想望月芦沟,也思旧侣。
斫地为谁哀,谈天何自苦。妙文传,芳信阻。
正金台吊古。愁多少,骏骨如山,寒烟宿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