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晓》
《秋晓》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色已飘零,凄凄晓更清。

芜城宿残霭,云日递微明。

瓦冷寒霜色,庭空槁叶声。

悲欢更盈耳,箫鼓和铙钲。

(0)
注释
飘零:凋零,指秋季落叶或事物衰败。
凄凄:形容冷清、凄凉。
芜城:古代指废弃的城市,这里指荒凉的地方。
残霭:残余的雾气。
箫鼓:古代乐器,用于音乐演奏。
铙钲:古代打击乐器,用于军乐或庆典。
翻译
秋天的景色已经凋零,早晨更加凄凉清冷。
荒废的芜城中,夜晚残留的雾气逐渐消散,白天的云日交替显现微弱的光明。
冰冷的瓦片上泛着寒霜的颜色,庭院里只有枯叶落地的声音。
悲伤与欢乐的声音交织在耳边,箫笛、鼓乐和铙钹合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秋景,充满了凄凉与静谧之感。"秋色已飘零"表明秋天的颜色已经散去,只剩下淡淡的残留;"凄凄晓更清"则形容早晨的寒气和寂静,"凄凄"一词传达了一种悲凉感。"芜城宿残霭"中,“芜城”指的是荒废的古城,而“宿残霭”则是说余下的云雾在城上停留,给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

"云日递微明"描绘了天色逐渐变亮,但却是一种淡薄的光线,不那么明亮。"瓦冷寒霜色"则形容屋顶上的寒气和霜冻,"庭空槁叶声"中“槁叶”指的是干枯的树叶,而“庭空”则是说院子里空无一人,只剩下落叶的声音。

最后两句"悲欢更盈耳,箫鼓和铙钲"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声音的感受,这些声音在他的耳边交织,既有悲伤也有喜悦,以及乐器的声音如箫(一种古代乐器)和鼓以及铙钲(古代军用的金属制品,用来报时或作信号),这些声音混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丰富而深远的情感氛围。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题秋江唤渡

道傍木叶如渥丹,归急不知行路难。

青嶂碧溪自唤渡,蹇驴破帽秋风寒。

裹头长须甚德色,肩轻不借有馀力。

人间尘土深复深,谨勿重赋招隐吟。

(0)

减字木兰花.叶楚伧挽词

剪淞有梦。三十年前笺管共。晦雨鸣鸡。

记得杯乾烛跋时。东风似虎。劫后春光怀故土。

小住星轺。不分骑箕上碧霄。

(0)

客中秋夜

秋夜凄凉只自怜,壁虫窗月伴愁眠。

西风不识人憔悴,乱送砧声到枕边。

(0)

神鹿歌

神鹿来,从番国,符盛治,呈远物。

神鹿来,经万里,涉波涛,超峻峗。

神鹿来,色玄素,光濯濯,气呕呕。

神鹿来,肤充盈,饮玉泉,嚼翠英。

神鹿来,献天庭,沐光荣,驾龙軿。

神鹿来,仰皇明,昭至仁,协嘉祯。

(0)

画鱼

谁写群鱼入画图,相忘浑似在江湖。

诗人忽作丰年梦,还有宣王考牧无。

(0)

仙槎

曾作河源万里舟,尘根已断卧蛟虬。

无心下土承烟雨,有路层霄犯斗牛。

破浪远冲银汉晓,凌风径渡碧天秋。

归来带得支机石,谁识人间博望侯。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