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凄凉只自怜,壁虫窗月伴愁眠。
西风不识人憔悴,乱送砧声到枕边。
秋夜凄凉只自怜,壁虫窗月伴愁眠。
西风不识人憔悴,乱送砧声到枕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处异乡、中秋之夜的孤独与哀愁。首句“秋夜凄凉只自怜”直接点明了环境的凄清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一个“怜”字,将诗人的自我同情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接着,“壁虫窗月伴愁眠”一句,通过“壁虫”和“窗月”这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无人可诉,只能与这些自然界的生物为伴。
“西风不识人憔悴”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无情的西风赋予了情感,它似乎也不理解诗人的疲惫与忧伤,反而带来了更加刺骨的寒冷,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乱送砧声到枕边”,最后这一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砧声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在这里,诗人将这种声音与自己的愁绪相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也更加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氛围,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中秋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诗云景行止,不朽立三尔。
我观宋室贤,投荒接踵肩。
未能召寇老,安得天下好。
海角求二苏,眉山草木枯。
中兴失李赵,炎兴孰建绍。
南朝一丈夫,终归忠简胡。
悠悠五百岁,此日明开继。
千载一堂孚,闻风谁与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