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晴涛、绿阴半亩,神龙拿攫烟雾。
关门一夜喧铜马,波上鲸鲵争怒。鸣战鼓。
有多少、兰亭梓泽皆尘土。午桥如故。
纵劫火茫茫,斧斤不到,交让大夫树。
江东秀,王谢衣冠最古。五陵佳气呵护。
霜皮黛色年年在,点缀菊畦桑苎。谁种汝。
须记取、黄山白岳移根处。婆娑自舞。
看五鬣苍然,向人头上,谡谡滴秋雨。
响晴涛、绿阴半亩,神龙拿攫烟雾。
关门一夜喧铜马,波上鲸鲵争怒。鸣战鼓。
有多少、兰亭梓泽皆尘土。午桥如故。
纵劫火茫茫,斧斤不到,交让大夫树。
江东秀,王谢衣冠最古。五陵佳气呵护。
霜皮黛色年年在,点缀菊畦桑苎。谁种汝。
须记取、黄山白岳移根处。婆娑自舞。
看五鬣苍然,向人头上,谡谡滴秋雨。
这首《摸鱼子》是清代词人曹贞吉为友人方渭仁修复健松斋,纪念尚存的园中松树而作。词中描绘了园中松树历经沧桑,依然挺拔坚韧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词的开篇“响晴涛、绿阴半亩”,描绘了晴朗的天空下,绿荫覆盖的半亩之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神龙拿攫烟雾”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松树比作神龙,生动地展现了松树在云雾缭绕中的雄伟姿态。
“关门一夜喧铜马,波上鲸鲵争怒”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动态感,仿佛一夜之间,铜马般的风声与波浪上的鲸鲵争斗,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壮阔的场景。
“鸣战鼓”三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紧张气氛,暗示着自然界的某种力量正在激荡。随后,“有多少、兰亭梓泽皆尘土”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邃。
“午桥如故”一句,点明了历史的延续性,午桥虽历经沧桑,但依旧存在,象征着不变的友谊和永恒的价值。接下来,“纵劫火茫茫,斧斤不到,交让大夫树”几句,赞美了松树即使在大火和斧头面前也能保持其生命的力量,表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江东秀,王谢衣冠最古”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赞美了松树如同江东的秀丽景色,以及它所代表的高洁品格,与古代名门望族相提并论。
“五陵佳气呵护”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松树所受到的保护和尊重,如同受到皇家的宠爱。接下来,“霜皮黛色年年在,点缀菊畦桑苎”两句,描绘了松树在四季变换中依然保持其独特的风貌,与周围的菊花和桑树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最后,“谁种汝。须记取、黄山白岳移根处”一句,提出了一个疑问,同时也表达了对松树来源的追溯,暗示了它可能源自黄山或白岳,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而“婆娑自舞。看五鬣苍然,向人头上,谡谡滴秋雨”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松树在秋雨中婆娑起舞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园中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坚韧,也蕴含了对友情、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五羊奔走地,双阙空濛隈。
卧游托殷勤,信步空迟回。
振衣陟嶙峋,滑履欹莓苔。
岂无葛仙骨,已养罗浮胎。
何当妒阴雨,隐谷鸣春雷。
愿言借晴明,极盼穷纮垓。
且向虎跑泉,静洗尘寰埃。
菩提识灵种,宝塔凌虚台。
笑呼猿鹤群,对舞欢徘徊。
携家向玉阳,是处即吾里。
砌台养云蓍,当门植桐梓。
峧谷希足音,寤歌独永矢。
聒聒飞玉泉,聊藉洗尘耳。
抱志三十年,日月惊逝矣。
周文杳西郊,希夷卧未起。
执易登玉虚,无言隐玉几。
扣开后天门,直透先天里。
海雨啼绡,霜林叠锦,逡巡等得秋归了。
却被城乌惊起,一晌魂销。坐无聊。
赪赪空尊,匆匆凉绪,重阳展尽佳期少。
梦觉罗衾,点检都付回潮。到今宵。
暗恼西风,苦抛下、欺人年事,又还自在高寒,依然月殿星桥。
尽逍遥。
剩人间帘户,有点初来情味,蝶愁蜂惨,满目山川,属付渔樵。
渐黄昏怨梅疏笛,飘零花片重数。
辘轳先听薰风转,门掩翠阴前度。今更误。
纵觅得、枝头青子还迟暮。流红漫溯。
恁断索银瓶,泪铅金井,空惹坠欢古。
闲池馆,多少红吟绿赋。遗香罗袜尘土。
思量竟是无花好,随意野桥烟圃。天也妒。
总不把、斜阳小驻留人渡。浮生太苦。
悄一似秋莲,无人解道,春恨早分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