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晚霜露重,城遥鞍马劳。
徒知事奔走,曾未补毫毛。
水旱嗟嚬蹙,疮痍费抑搔。
莫归何暇食,堆桉簿书高。
冬晚霜露重,城遥鞍马劳。
徒知事奔走,曾未补毫毛。
水旱嗟嚬蹙,疮痍费抑搔。
莫归何暇食,堆桉簿书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王临太博马上》。诗中描绘了冬季夜晚,寒霜厚露,诗人长途跋涉,鞍马劳顿,只为奔波事务。然而,尽管辛勤努力,却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未能解决水旱灾害带来的困苦和人民的疮痍。诗人感叹无暇顾及个人饮食,只因堆积如山的公文簿册等待处理。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自身职责的沉重感。
紫微谈道渺无津,逸步飘然叹绝尘。
但向函关迎老子,不知郑圃有真人。
数丝雪发神弥莹,一点金花意自春。
莫谓余衰难语此,胸中勇气尚轮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