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家童催蚤起,起搔冷发惜残眠。
未将柏叶簪新岁,且与梅花叙隔年。
甥侄拜多身老矣,亲朋来少屋萧然。
人生智力难求处,惟有称觞阿母前。
元日家童催蚤起,起搔冷发惜残眠。
未将柏叶簪新岁,且与梅花叙隔年。
甥侄拜多身老矣,亲朋来少屋萧然。
人生智力难求处,惟有称觞阿母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岁末年初家中平淡而又充满情感的画面。起始两句“元日家童催蚤起,起搔冷发惜残眠”写出了新年的第一天,家中的孩子们被人叫醒,而主人公却恋恋不舍地搔首,留恋着残余的睡眠。这两句话勾勒出一个温馨而懒散的家庭氛围。
接下来的“未将柏叶簪新岁,且与梅花叙隔年”表达了主人公对即将到来新一年的期待和对过去一年情感的缅怀。这里的“柏叶”通常象征着长寿和坚韧,而“梅花”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物,代表着坚贞不屈和高洁。在这个节气转换之际,主人公没有急于用柏叶来迎接新岁,却选择了与梅花共度时光,这是一种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
“甥侄拜多身老矣,亲朋来少屋萧然”则是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和家庭变化的感慨。甥侄即是晚辈,而他们频繁地前来拜访,这让主人公深刻感受到时光流逝,自己的年纪已大;而“亲朋来少屋萧然”则描写了随着年龄增长,家中的热闹场面逐渐减少,留下的是空旷的居所和孤独的心境。
最后两句“人生智力难求处,惟有称觞阿母前”表达了一种对生命中难以寻得之事物的感慨,以及在这种困顿中,对母亲的怀念。这里的“智力难求处”暗示了生活中的不易和挑战,而“称觞”则是饮酒的行为,常用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在这样的背景下,“阿母前”成了诗人情感寄托之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春节期间的温馨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亲情怀念以及生活挑战的深刻体悟。
萧萧白杨风,依依吹井烟。
旷哉上下宇,逝者不待年。
彼陇亦何祥,一日几新阡。
谁招皋某复,递哭送九泉。
高楼当西日,落花满寒川。
流浪旷劫间,彭殇俱可怜。
汉陵春萧瑟,回首尚变迁。
万古一起灭,此意何茫然。
圣朝启文运,同轨来无方。
夫君起天关,崛起千仞翔。
修辞陋史汉,高步追黄堂。
乃祖尚书君,树立何堂堂。
昔在帝世祖,荣身事戎行。
风云一朝会,奕世传芬芳。
矧君擢高科,有业未易量。
斯文系政教,治忽慎弛张。
世岂无勇者,舍君吾何望。
勿为守铅椠,局束徒苦伤。
僦屋京城居,去君百举趾。
闻君起冠廌,僮走亦欣喜。
况当远于征,无言讵能已。
朝风号空桑,众草日披靡。
河关尚疮痍,圣度乃弘伟。
翳彼涵大休,能不怀愧耻。
艰危见臣节,维持赖风纪。
温言表遗忠,生气凛不死。
乃知烈丈夫,岂独鲁连子。
故人昔御南风来,今年便逐轻鸿去。
短亭古堠不记人,依旧青天覆长路。
马鸣日落风萧萧,九月飞霜催柳条。
出门相顾仰天笑,胸中直气干云霄。
莫恨江山连百越,自有清游醒诗骨。
都将万事付无心,徐孺亭前钓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