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书生山月斜,夜深清梦到梅花。
树头黄鸟阳春巷,屋角青云孝弟家。
自古人情多玉石,即今世事几龙蛇。
我来樽酒论骚雅,帘捲中庭驻落霞。
灯下书生山月斜,夜深清梦到梅花。
树头黄鸟阳春巷,屋角青云孝弟家。
自古人情多玉石,即今世事几龙蛇。
我来樽酒论骚雅,帘捲中庭驻落霞。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首句“灯下书生山月斜”,以“灯”、“书生”、“山月斜”三物并置,营造出一种夜晚书房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书生在月光斜照下埋头苦读的情景跃然纸上。次句“夜深清梦到梅花”,将读者的思绪从现实引入梦境,梦中的梅花象征着高洁与纯洁,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接着,“树头黄鸟阳春巷,屋角青云孝弟家”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如黄鸟在树头欢鸣,青云映衬下的孝悌之家,展现了迁居之地的和谐与美好,同时也暗含了对新居环境的赞美和对迁居者品德的肯定。
“自古人情多玉石,即今世事几龙蛇”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复杂的人情世故比作玉石与龙蛇,既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善恶的思考。
最后,“我来樽酒论骚雅,帘捲中庭驻落霞”两句,描绘了诗人来访时的温馨场景,通过“樽酒”、“骚雅”、“帘捲”、“中庭”、“落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宾主尽欢、气氛融洽的聚会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主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迁居者新居的环境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出自行春门,山明烟雾敛。
平湖芳草生,野水绿如染。
园亭桃李花,相映杯潋滟。
乘风登白纻,石路不巇险。
大江远漫漫,浮云闲冉冉。
绝顶尊俎列,微酡入腮脸。
山僧煮茗迎,松下门半掩。
穿林叩仙洞,琼章借披检。
钓台更留酌,真乐意无慊。
因嗟久城市,不觉时荏苒。
今日良宴集,兰亭视何忝。
同行皆俊彦,冠佩罗整俨。
临溪咏而归,悠然忆曾点。
玉釭开尽丹葩,画檐深宿蟾蜍影。
门掩清宵,声来何处,堂空人静。
如竹梳风,如荷过雨,如泉发井。
向罗帏细细,如歌如语,还如暗虫相命。
绣被沉薰正暖,梦云车、紫鹓双并。
洞庭旷野,九韶齐奏,殷天笙磬。
别有蛾眉,鼓琴弹瑟,江鸣山应,待翛然睡觉,炉存馀灺,鸡啼窗囧。
雨歇凉生,天高气爽,又是一岁重阳。
雁声来处,云白草茫茫?
黄菊知人无酒,也不惜、椷死幽芳。
龙山上,西风暝霭,落日下牛羊。
登楼,何限兴,一齐分付,络纬寒螀。
把古今闲事,莫更思量。
坐到银河案户,城角尽、月转空墙。
凝眸久,惊乌蜚起,零露湿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