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行春门,山明烟雾敛。
平湖芳草生,野水绿如染。
园亭桃李花,相映杯潋滟。
乘风登白纻,石路不巇险。
大江远漫漫,浮云闲冉冉。
绝顶尊俎列,微酡入腮脸。
山僧煮茗迎,松下门半掩。
穿林叩仙洞,琼章借披检。
钓台更留酌,真乐意无慊。
因嗟久城市,不觉时荏苒。
今日良宴集,兰亭视何忝。
同行皆俊彦,冠佩罗整俨。
临溪咏而归,悠然忆曾点。
出自行春门,山明烟雾敛。
平湖芳草生,野水绿如染。
园亭桃李花,相映杯潋滟。
乘风登白纻,石路不巇险。
大江远漫漫,浮云闲冉冉。
绝顶尊俎列,微酡入腮脸。
山僧煮茗迎,松下门半掩。
穿林叩仙洞,琼章借披检。
钓台更留酌,真乐意无慊。
因嗟久城市,不觉时荏苒。
今日良宴集,兰亭视何忝。
同行皆俊彦,冠佩罗整俨。
临溪咏而归,悠然忆曾点。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仲春雅集分韵得染字》描绘了春天出行踏青的雅致情景。首句“出行为春门,山明烟雾敛”展现了诗人从城门出发,山色在春日雾气中显得格外明亮。接着,“平湖芳草生,野水绿如染”两句,通过“芳草”和“绿如染”的比喻,生动描绘了湖边草地的生机盎然和碧波荡漾的美景。
诗人游历至园亭,桃花李花盛开,与杯中的酒液相互辉映,增添了欢乐气氛。“乘风登白纻,石路不巇险”写出了轻快的行进,山路虽有起伏,但并不险峻。沿途景色优美,大江浩渺,浮云悠闲,为雅集增添了宁静与超脱的意境。
到达山顶,诗人与友人举杯畅饮,享受着尊俎之间的欢聚。“山僧煮茗迎,松下门半掩”,僧人以茶相待,环境清幽,半掩的松木门透出一丝神秘。诗人又寻访仙洞,阅读仙家文献,增添了雅集的文化气息。
最后,诗人感叹久居城市的生活,这次聚会让他忘却时光流逝,感到无比愉悦。同行者皆为才俊,聚会如同兰亭集会般高雅,诗人自感荣幸。临溪而归,心中悠然想起古代贤人曾点的故事,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文人雅士的聚会活动,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体验。
直节傲山雪,偃画咏松风。
天香真色来报,春信月明中。
六七日分景纬,五百年间英气,相值产维崧。
君子中庸也,天下有胡公。
把州麾,将漕计,简渊衷。
淳熙新政,往风虎,趁云龙。
底用玉卮卜寿,看取天然难老,高竹与长松。
更有红梅实,调鼎告成功。
园林夸富贵,红绿簇枝头。
阳和毓秀,气劘屈贾压曹刘。
翰墨场中独步,洒落胸中万卷,横截百川流。
邈视青云侣,俯首看瀛洲。
到如今,萦扃务,尚淹留。
庙堂应得好语,早晚觐宸旒。
从此立登要路,便可羽仪台阁,指日凤池游。
岁岁蟠桃会,椿算八千秋。
昨宵灰动,有阶前春草,侵凌春雪。
碧玉堂前为寿处,齐祝遐龄千百。
夜冷笙箫,庭深灯火,应照梅妆额。
容华依旧,向来姑射标格。
独恨绾系日边,东风回首,还有溪山隔。
怅望云飞,凝伫久,空使怀英心折。
遥折一枝,饱斟花露,再拜瞻南极。
愿言来岁,凤池同看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