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驼巘岭》
《登驼巘岭》全文
宋 / 周端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登顿来忘倦,閒常到亦难。

西风摇短鬓,落日倚危栏。

山迥江湖小,秋高天地宽。

故园何处是,空遣客眸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tuóyǎnlǐng
sòng / zhōuduānchén

dēngdùnláiwàngjuànxiánchángdàonán

西fēngyáoduǎnbìnluòwēilán

shānhuíjiāngxiǎoqiūgāotiānkuān

yuánchùshìkōngqiǎnmóusuān

注释
登:登山。
顿:短暂停留。
来:前来。
忘:忘记。
倦:疲倦。
閒常:平时。
到:到达。
亦:也。
难:困难。
西风:秋风。
摇:吹动。
短鬓:短发。
落日:夕阳。
倚:倚靠。
危栏:高高的栏杆。
山迥:山川遥远。
江湖小:江湖显得狭小。
秋高:秋天高远。
天地宽:天地开阔。
故园:故乡。
何处是:在哪里。
空:徒然。
遣:使。
客眸:旅人的目光。
酸:酸楚。
翻译
登山散步使我忘记疲倦,闲暇时去也很少能实现。
西风吹动我短短的鬓发,夕阳下我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
远处的山川和江湖显得狭小,秋天的高远使天地更加开阔。
我心中的故乡在哪里呢?空让旅人的眼神感到酸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驼巘岭时的闲适与思乡之情。首句"登顿来忘倦"表达了登山过程中的沉浸与忘我,显示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欣赏。"閒常到亦难"则进一步强调驼巘岭的偏远与难得一游,增添了其独特的吸引力。

"西风摇短鬓"通过秋风轻拂,暗示时光流逝和个人的些许苍老,而"落日倚危栏"则以夕阳映照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意境。"山迥江湖小"写出了登高望远后,山水显得更加辽阔,天地间愈发开阔壮丽。

最后两句"秋高天地宽"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心境,开阔的视野也象征着他的胸怀。然而,"故园何处是"却陡然转为思乡之情,强烈的思归之意让"空遣客眸酸",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回归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登高览胜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远方故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周端臣
朝代:宋   字:彦良   号:葵窗   籍贯:建业(今南京)

周端臣,宋词人。字彦良,号葵窗。建业(今南京)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  周端臣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游东林寺

漫对匡庐紫翠中,幽栖聊与古人同。

千年芳躅惟陶令,三笑何年是远公。

池上白莲尘不染,坛边玉井净如空。

虎溪莫种桃千树,恐有渔人路渐通。

(0)

谒李忠简公祠

文溪祠下水如天,四面波光照几筵。

屹立中流成砥柱,遗风千载肃官联。

萍蘩不尽英贤泪,献纳犹存琬琰编。

出处如公谁得似,莫邪干将事空传。

(0)

西湖水平病中赋

湖水即今深几许,征夫伏枕思悠然。

芳洲兰芷虚含馥,古刹云山空自妍。

祛病日来惟药物,销愁时复有诗篇。

何时得理湖中棹,得与羊求结社缘。

(0)

提溪道中怀秦露坡年丈

附骥当年识少游,燕台别后几经秋。

山城且喜萍踪合,斗宿俄惊剑气浮。

对酌黄花常佐酒,论交夜雨共登楼。

何堪一别铜崖月,绿树青山障远眸。

(0)

唐书十六首·其八后妃列传

腊后东风力正微,碧檐春雪尚霏霏。

承恩赐浴温泉底,绵绣云屏暖作围。

(0)

宋书八首·其五颜竣

浔阳卧内握戎机,恩宠那知事渐非。

有诏夺情初强起,君王亲赐綵纶衣。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