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外乾坤净,霜前殿阁新。
如何震一索,顿有月重轮。
甲观堂初画,青宫榜更银。
三天同日晓,一气八荒春。
东序翻周学,南阳摘汉亲。
承祧英类祖,问寝孝通神。
帝子临京邑,藩寮著野人。
天将重九节,瑞应诞弥辰。
萸菊双为寿,山河总效珍。
前星环紫极,长照漆园椿。
寒外乾坤净,霜前殿阁新。
如何震一索,顿有月重轮。
甲观堂初画,青宫榜更银。
三天同日晓,一气八荒春。
东序翻周学,南阳摘汉亲。
承祧英类祖,问寝孝通神。
帝子临京邑,藩寮著野人。
天将重九节,瑞应诞弥辰。
萸菊双为寿,山河总效珍。
前星环紫极,长照漆园椿。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为庆祝太子的生日而作。诗中充满了吉祥和庆贺的气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太子生辰的喜悦之情。
开篇“寒外乾坤净,霜前殿阁新”两句,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庄严的氛围,天地间的一切似乎都被这份清冷洗涤得干净透彻,而宫阙前的霜花更添几分新意。
“如何震一索,顿有月重轮”则是通过对音乐和月亮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突然之间,美好事物呈现的惊喜感受。这里的“如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赞叹之情,而“顿有月重轮”则形象地展现了美妙景象的出现。
接着,“甲观堂初画,青宫榜更银”两句中,甲观堂的绘画和青宫榜上的文字,都被描写得如同银器般明亮,这不仅是对物质装饰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这一天之庆典的隆重与庄严。
“三天同日晓,一气八荒春”则是用夸张的笔法,形象地表达了太子的生辰如同春天到来一样,使得整个世界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强调了这一日子的非凡意义。
“东序翻周学,南阳摘汉亲”中,东序与南阳都是地名,而周学与汉亲则是古代文化与血缘关系的象征。这里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提及,彰显出太子不仅承载着文化传统,更有着深厚的家族背景。
“承祧英类祖,问寝孝通神”两句,表达了太子继承先祖英才与崇高德行,并以孝悌之心问候在天之灵。这里强调的是太子的品德和他对传统的尊重。
“帝子临京邑,藩寮著野人”则是描写了太子作为帝室后裔,其地位如同守护边疆的人一样稳固和重要。
“天将重九节,瑞应诞弥辰”中,“九节”指的是天干地支的组合,而“瑞应诞弥辰”则是预示着吉祥之事将要发生。这里诗人预祝太子的生辰能够带来更多的好运和祥瑞。
最后,“萸菊双为寿,山河总效珍”两句通过对植物(萸菊)与自然景观(山河)的描写,表达了长寿和珍贵的愿望。这里不仅是对太子个人的祝福,也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美好祝愿。
“前星环紫极,长照漆园椿”则是在天文现象中寻找吉兆,以此表达诗人希望太子的光芒能够持续照耀,如同恒星般稳定而持久。这里的“漆园椿”也隐含了对太子健康长寿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文化传承的描写,以及对吉祥瑞兆的预祝,展现了一幅盛大的庆贺图景,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太子的生辰之喜悦与尊崇。
水心居士心如水,结庐独在水中沚。
浮鯈浴鹭与和光,简帙沉冥欣妙理。
枕席长涵烟雨飞,蒹葭影拂窗户里。
四涯望断绝来径,碧波澹荡涤氛滓。
漫湖逸人最清旷,一生浪迹五湖上。
陶朱曾挟西子游,欲蹑奇踪慕閒放。
荷叶时穿菱女舟,钓丝或偶渔父榜。
粪土黄金不足营,胸怀坐失具区壮。
萧萧尺幅谁为挥,依微远意出新机。
水中之庐湖外枻,客来览素壁,不辨是耶非。
建章朝谒晓跄跄,天子垂衣正万方。
敕引鸿胪宣特进,留省尚书来展觐。
重瞳日月屡回看,两班文武尽荣观。
奏记不须书手版,承恩再赞拜朝冠。
三年居守有功勋,宴劳亲闻便殿言。
紸纩听阶知旧履,尚方出守副新尊。
明良会合似今稀,天上委蛇几日归。
北阙正宜操斗柄,东人空自望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