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吴山高处望,凄凉犹自觉繁华。
百年香火祠神宇,二月笙歌卖酒家。
渺渺风帆来海岛,冥冥江树接烟沙。
倚阑贪看西湖上,古木荒城日又斜。
偶向吴山高处望,凄凉犹自觉繁华。
百年香火祠神宇,二月笙歌卖酒家。
渺渺风帆来海岛,冥冥江树接烟沙。
倚阑贪看西湖上,古木荒城日又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登吴山,远眺城隍庙及四周景色的情景。首句“偶向吴山高处望”,以“偶”字点明诗人并非刻意前往,而是偶然间登高远眺,营造出一种不经意间的发现之美。接着,“凄凉犹自觉繁华”一句,巧妙地将凄凉与繁华并置,形成对比,暗示了繁华背后的空虚与落寞。
“百年香火祠神宇,二月笙歌卖酒家”两句,通过“百年”与“二月”这两个时间点,分别描绘了庙宇长久的历史积淀和春日里热闹的市井生活,展现了庙宇与世俗生活的和谐共存。同时,通过“香火”与“笙歌”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神圣与世俗的喧嚣之间的界限。
“渺渺风帆来海岛,冥冥江树接烟沙”则将视线转向远方,描绘了一幅海天一色、风帆渺渺的画面,以及江边树木与烟沙相连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最后,“倚阑贪看西湖上,古木荒城日又斜”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对古木荒城中时光流逝的感慨。夕阳西下,一天即将结束,诗人依然不愿离去,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高哉碧梧栖凤毛,??振融陵丹霄。
郁乎苍松盘鹤顶,翩翩展翅依云巢。
君子于止知所止,坚吾寄托畴能摇。
丰肌美羽胡为者,钟鼎何如安藜蒿。
君昔仁风遍泽国,举手翩阳阳不骄。
今年六月又苦热,金飙送入始清萧。
我惭一扇寄千里,聊为两地除炎歊。
君非热中我冷宦,古人何必矜题桥。
胸襟磊落笔锋利,趋炎附热非英豪。
湖山别去今七载,熙州焉能比霅苕。
数椽官舍地低湿,往往久雨生寒潮。
千峰万岭罗户右,绕墙芬馥多兰椒。
黎祁一味颇不厌,开轩扫榻能相邀。
司空佛图助吟咏,山川刻露飞彩毫。
春花秋月期不至,徒令诗笔走清超。
相思团扇对明月,遥知月下宽征袍。
风生一握凉侵臂,秋果再热奚辞劳。
君身松柏是后彫,况有雏凤夸翔翱。
天伦乐叙欣所遭,一枝笑我同鹪鹩。
君诗摺叠等琼瑶,盥薇读罢香暗飘。
《寄伯兄羽扇旋报七古一章依韵奉答》【清·方士鼐】高哉碧梧栖凤毛,??振融陵丹霄。郁乎苍松盘鹤顶,翩翩展翅依云巢。君子于止知所止,坚吾寄托畴能摇。丰肌美羽胡为者,钟鼎何如安藜蒿。君昔仁风遍泽国,举手翩阳阳不骄。今年六月又苦热,金飙送入始清萧。我惭一扇寄千里,聊为两地除炎歊。君非热中我冷宦,古人何必矜题桥。胸襟磊落笔锋利,趋炎附热非英豪。湖山别去今七载,熙州焉能比霅苕。数椽官舍地低湿,往往久雨生寒潮。千峰万岭罗户右,绕墙芬馥多兰椒。黎祁一味颇不厌,开轩扫榻能相邀。司空佛图助吟咏,山川刻露飞彩毫。春花秋月期不至,徒令诗笔走清超。相思团扇对明月,遥知月下宽征袍。风生一握凉侵臂,秋果再热奚辞劳。君身松柏是后彫,况有雏凤夸翔翱。天伦乐叙欣所遭,一枝笑我同鹪鹩。君诗摺叠等琼瑶,盥薇读罢香暗飘。
https://shici.929r.com/shici/QX7iauw67.html
山行寻潺湲,曲折达石壁。
飞瀑排空行,横流跨山脊。
来如洪涛宽,去如巨壑窄。
穷源有万派,到地只一脉。
水德乃至柔,石性本无隙。
由来岁月久,遂致鬼神役。
蓄水成谾谼,穿石在涓滴。
往闻云雷屯,欲与蛟龙敌。
至今风怒号,落叶满崖赤。
浮岚远空尽,冻雪太始积。
喷沫散成丝,斜曛反相射。
宛尔垂长虹,半规堕寒碧。
地籁争喧豗,人间自寥阒。
默思沧溟深,浩浩云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