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多花发,秋深恰似春。
从师分数种,来伴坐愁人。
方丈多花发,秋深恰似春。
从师分数种,来伴坐愁人。
这首诗描绘了方丈之中的花儿在秋天盛开,仿佛春天再次降临的景象。诗人向石涛禅师请求了几种花卉,希望它们能陪伴坐在愁绪中的人,增添一丝慰藉与生机。通过“方丈多花发,秋深恰似春”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秋天的萧瑟与春天的生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得以寄托的意境。而“从师分数种,来伴坐愁人”则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学的深刻感悟。
浅树留云,疏花倚石,小亭秋聚。风泉暗语。
夜深琴韵愁谱。
芭蕉叶碎桐阴减,料不碍、空阶细雨。
奈笺纹叠雪,筝床横玉,旧情无数。休赋。归来句。
待采遍芙蓉,隔江烟雾。吹箫俊侣。跨鸾今在何许。
相思泪滴珊瑚枕,尚梦到、穿针院宇。
只后夜酒醒时,满地鸣虫自苦。
瞑倚蒲团卧钵囊,半窗疏箔度微凉。
蕉心不展待时雨,葵叶为谁倾夕阳。
淮西流民望南徙,掠财昼入南山里。
裹枪负挺八十人,拒敌乡民四人死。
流民只说江西熟,得食仍嗔食无肉。
扶伤救死官不闻,乡民还对流民哭。
东家击豕西家牛,撤屋烧火当街头。
自言性命如粪土,一死不异淮西州。
乡民不怕逢豺虎,共承只怕流民怒。
老翁夜出烧纸钱,祈神夜送流民去。
从今莫愿多丰年,第一莫旱淮西田。
流民不来贫亦好,鸡犬全家永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