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可行十颂.入室》
《十可行十颂.入室》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问道趋师印自心,入门端的访知音。

此生不踏曹溪路,到老将何越古今。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问道”、“趋师”、“印自心”等词语,展现了寻求内心真理与智慧的过程。诗人强调了在修行之路上寻找真正知音的重要性,认为若非亲历曹溪之路,即禅宗南宗的发源地,将难以跨越时空界限,理解或传承其精髓。

“问道趋师印自心”,意味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直接向导师求教,并且在内心深处印证所学,体现了禅宗中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的修行理念。“入门端的访知音”,则表达了在修行之初,即应寻找能够相互理解、共同探讨真理的同伴,这不仅是精神上的支持,更是心灵上的共鸣。

“此生不踏曹溪路,到老将何越古今”,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如果这一生未曾涉足禅宗南宗的修行路径,那么即使到了老年,也难以超越古今,达到真正的智慧与境界。这里不仅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还暗示了禅宗修行对于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自我超越的深刻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通过内心的探索和实践,寻找真理与智慧的道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寻求知音、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紫竹·其二

青紫从来岂异端,要看同傲折胶寒。

若轻间色思方节,圆竹应须斩万竿。

(0)

送杨子止赴郴守罗达甫之招二首·其一

使君为郡入苏天,六月清风更穆然。

子到同吟仙井橘,公馀趁赏北湖莲。

(0)

夜梦次陈立夫韵

惯伴山僧汲涧泉,懒随年少梦游仙。

风流输与贤兄弟,朱阁临风教李娟。

(0)

走笔答程泰之以简问莲社事

杏坛俨雅犹难考,莲社荒唐孰肯知。

好把钟山为儆鉴,瞿聃留作晚年师。

(0)

次子中兄韵三首·其二

读罢新诗暖似春,手摇食指舌生津。

平生口腹何曾计,自笑如今枉累人。

(0)

立春帖子·其二太上皇后阁

白玉重镌册,黄金再铸章。

宫中饶乐事,大典对春阳。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