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走笔答程泰之以简问莲社事》
《走笔答程泰之以简问莲社事》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杏坛俨雅犹难考,莲社荒唐孰肯知。

好把钟山为儆鉴,瞿聃留作晚年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ǒuchéngtàizhījiǎnwènliánshèshì
sòng / zhōu

xìngtányǎnyóunánkǎoliánshèhuāngtángshúkěnzhī

hǎozhōngshānwèijǐngjiàndānliúzuòwǎnniánshī

翻译
杏坛的典雅风貌难以考证,
莲社的荒诞行为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杏坛:古代教育场所,孔子讲学的地方。
俨雅:庄重而优雅。
犹难考:很难考证其真实情况。
莲社:佛教社团,这里指类似的社会团体。
荒唐:行事离奇,不切实际。
孰肯知:谁会知道。
钟山:南京的别称,历史上曾有隐居文化。
儆鉴:警告和借鉴的镜子。
瞿聃:即老子(老子姓李名聃),道家创始人。
晚年师:晚年可以效仿的榜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走笔答程泰之以简问莲社事》。诗中,诗人首先提到杏坛和莲社这两个典故,杏坛象征孔子讲学之地,而莲社则可能指的是佛教的社团,这里用来指代一种文化或学术团体。诗人说这两个组织的历史已经难以考证,暗示其历史久远且鲜为人知。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认为应当将钟山(南京的别称)作为前车之鉴,寓意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最后,诗人将佛陀瞿聃(即释迦牟尼)视为晚年可以学习的榜样,表明他对智慧和精神修养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反思,以及对个人修行的重视,体现了宋代理学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谒金门·云障日

云障日。
檐外雪销残滴。
画阁红炉窗户窄。
博山烟穗直。
酒入横波滟溢。
羞得梅无颜色。
乡有温柔元未识。
更从何处觅。

(0)

蓦山溪·蕊珠宫阙

蕊珠宫阙,西帝陈嫔御。
语笑梦中香,叹罗浮、几番春暮。
江南岁晚,垂地冻云黄,修竹外,一枝斜,流水桥边路。
小桃半吐。
羞得无藏处。
不怕雪霜欺,最难禁、豪风横雨。
当年诗兴,犹自记扬州,今老矣,客天涯,还认何郎否。

(0)

谒金门·清汉曲

清汉曲。
天际落霞孤鹜。
幽草墙阴秋更绿。
倚檐三两竹。
绣被焚香独宿。
梦绕绿窗华屋。
何日明眸光射目。
夜阑更秉烛。

(0)

风流子·吴山新摇落

吴山新摇落,湖光净、鸥鹭点涟漪。
望一簇画楼,记沽酒处,几多鸣橹,争趁潮归。
瑞烟外,缭墙迷远近,飞观耸参差。
残日衫霞,散成锦绮,怒涛推月,辗上玻璃。
西风吹残酒,重门闭,深院露下星稀。
肠断凭肩私语,织锦新诗。
想翠幄香消,都成闲梦素弦声苦,浑是相思。
还恁强自开解,重数归期。

(0)

忆秦娥·月照席

月照席。
不知天上今何夕。
今何夕。
鹊桥初就,玉绳低侧。
暂时不见犹寻觅。
那堪更作经年隔。
经年隔。
许多良夜,怎生闲得。

(0)

长相思·荷花香

荷花香。
竹风凉。
万动声沈更点长。
荧荧月半床。
好思量。
恶凄惶。
独立西厢花拂墙。
如今空断肠。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