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紫从来岂异端,要看同傲折胶寒。
若轻间色思方节,圆竹应须斩万竿。
青紫从来岂异端,要看同傲折胶寒。
若轻间色思方节,圆竹应须斩万竿。
这首诗名为《紫竹(其二)》,作者是宋代的周必大。诗中以青紫竹子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偏见的批判。首句“青紫从来岂异端”暗示了紫色竹子(古代官服常用青紫色彩,象征地位)并不因其颜色而改变其本质,暗指真正的价值不在外表而在内在。次句“要看同傲折胶寒”进一步强调,只有在严酷环境中仍能保持傲骨的人,才值得尊敬。
后两句“若轻间色思方节,圆竹应须斩万竿”则寓意深刻,如果轻易因为表面的不同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那么那些看似普通但实则坚韧有节的“圆竹”(可能暗指人品正直者),就应该被重视,即使需要“斩万竿”也要选拔出来。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竹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选拔人才、重视内在德行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