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见子京邑时,须发如漆无一丝。
今年相见颍昌市,霜雪满面知为谁。
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随。
怜子肝心如铁石,昔所谓可今不移。
世间取舍竟谁是,惟有古佛终难欺。
嗟哉我自不知子,意子清净持律师。
忽然微笑不言语,袖中锦绣开新诗。
可怜相识二十载,终日对面初不知。
蚌含明珠不肯吐,暗行沙底藏光辉。
蚌为身计良可耳,旁人不悟宁非嗤。
我昔见子京邑时,须发如漆无一丝。
今年相见颍昌市,霜雪满面知为谁。
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随。
怜子肝心如铁石,昔所谓可今不移。
世间取舍竟谁是,惟有古佛终难欺。
嗟哉我自不知子,意子清净持律师。
忽然微笑不言语,袖中锦绣开新诗。
可怜相识二十载,终日对面初不知。
蚌含明珠不肯吐,暗行沙底藏光辉。
蚌为身计良可耳,旁人不悟宁非嗤。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赠德仲》,通过对友人德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首先回忆了过去与德仲在京邑相见时,他的须发乌黑,青春焕发。然而,如今在颍昌重逢,德仲已满脸霜雪,显得苍老许多,让人感叹岁月无情。
诗人感慨朋友分散,生死相隔,只有影子相伴,德仲的坚毅性格如铁石一般未曾改变。接着,诗人反思世间取舍,认为唯有古佛难以欺骗,暗示德仲内心的坚定和超脱。他对德仲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称赞他像律师般持守清净,但又以微笑和新诗的形式表达,揭示了两人深厚的情感交流。
最后,诗人惋惜自己与德仲相识多年,却直到现在才真正了解对方,如同蚌含明珠,光芒内敛。他以蚌自比,虽深藏不露,但仍被人误解,表达了对德仲才华的欣赏和对他独特个性的理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地刻画了德仲的形象,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亭亭罗浮山,屹立南海东。
根盘五百里,翠结千万重。
美人家在罗浮下,淑气钟来独清洒。
胸中今古无端倪,笔底江河任倾泻。
十年两度游帝京,献赋未遂平生情。
飘然束书便归去,重入青山寻旧盟。
吾家与君相咫尺,话别都门思何极。
寄书直抵梅花村,细向山灵问消息。
山川为国生贤才,肯容久住山之隈。
云霄有路须早来,期尔同步黄金台,当见罗浮山色增崔嵬。
霜风猎猎吹冻雨,山色凄迷路脩阻。
皇华使君重按部,属吏奔趍畴敢侮。
土俗民风本贫窭,行台供张甚莽卤。
绳床练帐竹撑拄,布被生棱寒莫禦。
太守闻知不遑处,急呼里正加捶楚。
里正低头呼且语,此邦朴陋传自古。
今秋又集征苗旅,尽弃农功事刀弩。
仓无积粟衣无楮,村寨萧然但环堵,那得奢华奉官府。
听罢斯言吾大沮,嗟嗟夷民阙摩抚。
五十衰慵惭守土,太仓窃食将何补。
使君宽洪请莫怒,禹稷忧民更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