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帆高挂发吴歌,巴陵到时秋思多。
凉风渐落君山木,明月正满洞庭波。
丈夫壮游有如此,人生清事能几何?
想见题诗搜景物,夜深风雨泣湘娥。
布帆高挂发吴歌,巴陵到时秋思多。
凉风渐落君山木,明月正满洞庭波。
丈夫壮游有如此,人生清事能几何?
想见题诗搜景物,夜深风雨泣湘娥。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徐方舟乘船前往岳阳的场景,充满了对旅途的期待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首句“布帆高挂发吴歌”,生动地展现了友人启程时的景象,布帆高扬,伴随着悠扬的吴地歌声,预示着一段充满诗意的旅程即将开始。接下来,“巴陵到时秋思多”一句,点明了目的地为巴陵(今岳阳),同时暗示了秋季的景色将引发更多的思绪和情感。
“凉风渐落君山木,明月正满洞庭波”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凉风轻拂,树叶轻轻摇曳,月光洒满洞庭湖面,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这样的景色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激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丈夫壮游有如此,人生清事能几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壮游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在旅途中,能够欣赏到如此壮丽的景色,实属难得,而这样的清雅之事,在人生的长河中又能有多少呢?
最后,“想见题诗搜景物,夜深风雨泣湘娥”则想象友人在旅途中题诗抒怀,寻找灵感于自然之中,即使是在夜深人静、风雨交加之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旅行中的美好与哲思,让人回味无穷。
平芜连古堞,远客此沾衣。
高树朝光上,空城秋气归。
微明汉水极,摇落楚人稀。
但见荒郊外,寒鸦暮暮飞。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
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
微风吹裌衣,不寒复不热。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
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