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四首·其四》
《述怀四首·其四》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管宁东浮海,范睢西入秦。

贵贱虽异致,千载同一尘。

忆其在世时,不如隐者珍。

因之慕莱子,归侍白头亲。

所贵在养志,宁论鼎与茵。

长揖谢浮世,冥鸿不可驯。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的《述怀四首》之四,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管宁和范雎的仕途选择,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不屑。诗中运用了“东浮海”、“西入秦”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仕途之路,同时也暗喻了人生的两种不同选择。

“管宁东浮海,范睢西入秦。” 开篇即以管宁和范雎的典故起笔,管宁选择了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而范雎则踏入了权力的中心。这二者的对比,暗示了对不同人生道路的思考。

“贵贱虽异致,千载同一尘。” 接下来,诗人指出尽管管宁和范雎的最终结局不同,但都未能逃脱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尘埃。这句话体现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忆其在世时,不如隐者珍。” 诗人回忆起他们在世时的情景,认为如果能像隐士一样享受宁静的生活,或许会更加珍贵。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因之慕莱子,归侍白头亲。” “莱子”可能是指古代的隐士,诗人表达了对莱子的仰慕之情,并希望能在晚年回归家庭,侍奉年迈的双亲。这体现了对亲情的重视和对晚年生活的期待。

“所贵在养志,宁论鼎与茵。” 最后两句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富足比物质的奢华更为重要。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心灵的滋养,而不在于外在的权势和财富。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选择进行反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批判,同时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其八

太武求溲处,支祁著锁边。

淮风晨裂面,淮浪夜惊船。

(0)

摘玉堂红皱玉·其一

颗颗苞甘液,年年饫老饕。

绝胜九千岁,三度窃蟠桃。

(0)

韩祠三首·其三

莱相竹今供戍卒,武侯柏亦付胡儿。

南来独有昌黎木,神物千年尚护持。

(0)

景定初元即事十首·其二

粝食忧民瘠,茅庐念士寒。

一生怜此老,错把两眉攒。

(0)

谒墓五首·其三

先君遗令有馀哀,自扫苍苔酹一杯。

八十孤孙头尽白,未知更得几回来。

(0)

商翁

初隐灵芝处,终逃小橘中。

谁言秦法密,网不得商翁。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