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假辞朝谒,耽幽学隐沦。
病翻思客至,閒不厌官贫。
高树团晴霭,秾花恋晚春。
物华偏在眼,肯惜酒杯频。
乞假辞朝谒,耽幽学隐沦。
病翻思客至,閒不厌官贫。
高树团晴霭,秾花恋晚春。
物华偏在眼,肯惜酒杯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夏日卧病之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诗人以“乞假辞朝谒,耽幽学隐沦”开篇,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接着,“病翻思客至,閒不厌官贫”两句,既流露出对友人来访的渴望,也展现了对仕途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
“高树团晴霭,秾花恋晚春”描绘了夏日傍晚的美景,高大的树木在轻柔的云雾中显得格外生动,繁茂的花朵似乎不愿春天离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物华偏在眼,肯惜酒杯频”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即使是在病中,也能从自然中找到慰藉,享受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生活的哲学思考。
寿短苦心长,心绪每不竟。
岂徒庸庸流,赍志有贤圣。
为鬼那能续,他生渺茫更。
所以难放达,思得贤子孙。
继志与述事,大哉孝之源。
长夜集百端,蚤起无一言。
傥能心亲心,即是续亲寿。
呼儿将告之,衋然先自疚。
石径叶老层岩封,一雨洗出青芙蓉。
秋声浩浩不到地,矢矫惟见双白龙。
急溜忽泻雷裂石,余点乱落风入松。
天门万丈立雪色,绝壁但有微云通。
漱流得此百自在,俗响不入幽栖胸。
君家罗洋青田东,海门日激扶桑红。
天台雁荡接咫尺,往往风雨迷蛟宫。
卧游几岁在林下,图成纸上犹淙淙。
月来风色太作恶,禾田灰起烧晴空。
安得悬崖之匹练,化为霖雨苏三农。
大瓢傥即分点滴,相期共踏赤鲩公。
登三清,眺八极,仙人待我白榆侧。
气鸿濛,光翕欻,五城十二楼,逍遥在咫尺。
乘罡风,谒帝宫,博桑鸡鸣海日红。
三青鸟,云外绕,王母锡宴会琼岛。
嘤如吹玉笙,莫是董双成。
铿若拨琅璈,得非王子登。
江上鼓瑟逢湘灵,二十五弦凄以清。
踏歌踏歌蓝采和,一脚徒跣一脚靴,长板拍罢归大罗。
日为魂,月为魄,皓然方寸中,天地原不隔。
周游六合任胸臆。跨龙腰,骑凤翼,迈千龄,才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