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矫志诗二首·其一》
《矫志诗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遭世多悲,非君子宜。鹿去苹野,鸟绕南枝。

山不靳阿,水不靳湄。强则鲸吞,弱乃蚌持。

黄旗紫盖,此又何时。履菅衣蒯,将以报谁。

忠由我作,事由天格。我际天穷,天非我薄。

知命不忧,遇解而作。为钝为愚,苟不为恶。

(0)
鉴赏

这首诗《矫志诗二首(其一)》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以及个人与宇宙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句“遭世多悲,非君子宜”开篇即点出人生的多舛与艰辛,非君子所能轻易承受,引人深思。接着“鹿去苹野,鸟绕南枝”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变化,鹿与鸟分别象征着不同的人生路径,鹿行于苹野,鸟栖于南枝,形象地描绘了人生旅程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山不靳阿,水不靳湄”进一步强调自然界的无拘无束,山川河流不因任何障碍而停止前行,暗示人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强则鲸吞,弱乃蚌持”则以海洋生物为例,强弱之间的对比,寓意强者能够吞噬弱者,而弱者则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生存下来,反映了社会竞争的残酷与复杂。

“黄旗紫盖,此又何时”中的“黄旗紫盖”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此处暗指权力与地位的争夺,提出了一种对权力更迭的无奈与感慨。“履菅衣蒯,将以报谁”则表达了在权力斗争中,个人的努力与牺牲往往难以明确回报的对象,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忠由我作,事由天格”强调了个人的忠诚与行动应当出于内心的信念,而非外在的压力或期望。“我际天穷,天非我薄”表达了个人与宇宙的关系,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应责怪命运的不公。“知命不忧,遇解而作”则是对命运的接受与应对,认为了解并顺应命运,才能在逆境中找到解脱之道。

最后,“为钝为愚,苟不为恶”总结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使在智慧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要不做恶事,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道德的底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园蔬十咏·其一茭白

秋风吹折碧,削玉如芳根。

应傍鹅池发,中怀洒墨痕。

(0)

中渡

渡南渡北是长亭,沙上行人立马情。

回首若无烟树隔,只应犹望见高城。

(0)

赵州柏树太无端,境上追寻也大难。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底透长安。

(0)

明堂庆成五首·其三

合宫三岁缛仪收,太室先期肇自周。

玉瓒黄流躬祼鬯,大圭玄冕荐嘉羞。

灵台毕举三千礼,銮路安行十二斿。

导从却归斋殿去,诘朝牡璧对天休。

(0)

南朝故迹惟天禧凤凰台鹿苑寺郗氏窟为最久

有泉何取台仪凤,事佛空教后作蛇。

狐穴蚁巢零落尽,却能留此梵王家。

(0)

凤凰台

只为羊车恋靓妆,仓皇合殿烛无光。

宫中不解嫁鹦鹉,台上安能来凤凰。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