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空夜复清,星月落江明。
吐珠疑合浦,沉璧类连城。
机石随流出,菱花拂水晴。
濯枝榆影冷,泛蕊桂华轻。
玉镜宜常满,银河俨未倾。
宁知邺池宴,别有颍川行。
江空夜复清,星月落江明。
吐珠疑合浦,沉璧类连城。
机石随流出,菱花拂水晴。
濯枝榆影冷,泛蕊桂华轻。
玉镜宜常满,银河俨未倾。
宁知邺池宴,别有颍川行。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边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江面、星月、石洲、榆树、桂花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江空夜复清,星月落江明”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的江面在清朗的星空下显得格外宁静明亮,星月倒映在江面上,仿佛落入了江中,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接着,“吐珠疑合浦,沉璧类连城”运用比喻手法,将江面上的星月比作珍珠和美玉,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星月的璀璨,也暗示了它们的珍贵与美好。
“机石随流出,菱花拂水晴”进一步展现了江面的动态美,机石在水流中滚动,菱花轻轻拂过水面,在晴朗的天空下更加生动活泼。
“濯枝榆影冷,泛蕊桂华轻”则转向对岸边景物的描写,榆树的枝条在水中倒映,显得格外冷寂;而桂花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飘落,增添了季节的气息。
最后,“玉镜宜常满,银河俨未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希望如玉镜般的美景常在,银河不坠,寓意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宁知邺池宴,别有颍川行”则以历史典故结尾,暗含了对宴会盛况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宴会的结束,引人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夜晚江边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
幽事随去多,孰能量近远。
阴沈过连树,藏昂抵横坂。
石粗肆磨砺,波恶厌牵挽。
或倚偏岸渔,竟就平洲饭。
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
馀年懔无几,休日怆已晚。
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
一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
鸾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擘珠帘。
金杯有喜轻轻点,银鸭无香旋旋添。
因把剪刀嫌道冷,泥人呵了弄人髯。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
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
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罢起郎官草,初封刺史符。
城边楼枕海,郭里树侵湖。
郡政傍连楚,朝恩独借吴。
观涛秋正好,莫不上姑苏。
昔日才高容貌古,相敬如宾不相睹。
手奉蘋蘩喜盛门,心知礼义感君恩。
三星照户春空尽,一树桃花竟不言。
结束车舆强游往,和风霁日东皋上。
鸾凤参差陌上行,麦苗萦陇雉初鸣。
修容尽饰将何益,极虑呈材欲导情。
六艺从师得机要,百发穿杨含绝妙。
白羽风驰碎锦毛,青娥怨处嫣然笑。
杨生词赋比潘郎,不似前贤貌不扬。
听调琴弄能和室,更解弯弧足自防。
秋深为尔持圆扇,莫忘鲁连飞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