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
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
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
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
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院春宴的画面,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去年花前月下的欢歌与今日空寂的院落形成强烈对照,凸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
“海棠下、曾歌金缕”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记忆。海棠通常指的是花前月下的美丽场景,而“金缕”则是古代歌曲中常见的乐器之一,这里象征着那份温馨和欢愉。
“歌罢花如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歌声落下后花瓣纷飞的情景,既美化了当时的场面,也暗示了那份快乐与美好是短暂的,如同春天中的花瓣,转瞬即逝。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一句,更进一步强调了去年欢宴的情景。翠绿色的衣衫上沾染着花瓣,每一个小点都记录着那份美好的时光和记忆。
然而,当诗人转向今日的场景时,情感的色彩变得更加低沉和怀旧。“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这里,“空物”指的是那些不变的事物,如花园中的花草树木,而“人非”则意味着人们已经不再是当年那般,或者已经离去。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怀念。
最后,“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一段,通过“回首”这个动作强调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不舍,让读者感受到时间带来的巨大变迁和个人的渺小无力。在这段落中,“青门路”、“乱红飞絮”以及“东风去”共同构建了一幅春天即将结束,花瓣纷飞,被风吹散的画面,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和细腻描写,传达了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