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回直欲与丘齐,才到功名识便迷。
祇为崔巍大成殿,宰公东坐冉公西。
超回直欲与丘齐,才到功名识便迷。
祇为崔巍大成殿,宰公东坐冉公西。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王世贞之手,名为《二十绝句》之一,具体为第十八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在三个月内任职期间所见所闻的种种忧虑、同情、悲哀和愤恨,通过“信笔便成”四字,可见其情感的真挚流露,以及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超回直欲与丘齐,才到功名识便迷。”这两句开篇即揭示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复杂心态。"超回"可能是指超越常规、回归本真之意,“与丘齐”则暗指与孔子(丘)相提并论,追求道德与智慧的合一。然而,一旦涉足功名,便陷入了迷惑与迷失之中,暗示了功名背后的人性弱点和社会的复杂性。
“祇为崔巍大成殿,宰公东坐冉公西。”这里的“崔巍大成殿”可能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而“宰公”与“冉公”则是古代官职的代称,分别代表了权力的行使者与被治理者。这句诗通过对比,反映了权力结构中的不平等与矛盾,以及个体在庞大权力体系中的渺小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批判精神。
碣石挹蓬莱,箕文映上台。
鸾从丹阙集,芝倩碧云栽。
夫子清时彦,千年间气回。
道元包万有,识乃绝纤埃。
天禄藜光彻,花砖日影催。
惊波擎砥柱,仙鼎裕盐梅。
幸借垆钟力,同收卓荦才。
及门俱琏器,受驾尽龙媒。
石剖今逢卞,鞭驱始自隗。
无私风任拂,不配露堪培。
顾此南荒质,来瞻北斗魁。
步趋斯黾勉,羽翮肯徘徊。
啸赋篇尝习,延津阁会开。
持将负笈意,愿献紫霞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