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明宰,归吴赋五噫。
内廷虽一召,末路叹多歧。
小子亦鸿渐,终焉同凤衰。
因声寄丹穴,雏羽日威仪。
南海神明宰,归吴赋五噫。
内廷虽一召,末路叹多歧。
小子亦鸿渐,终焉同凤衰。
因声寄丹穴,雏羽日威仪。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的《寄蒋南陔先生》。诗中以南海神明宰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蒋南陔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之情。首句“南海神明宰”借南海神明之名,寓意对蒋南陔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美。接着“归吴赋五噫”,可能暗指蒋南陔离开某地回到吴地,赋诗抒发内心的感慨。
“内廷虽一召,末路叹多歧”两句,描绘了蒋南陔在仕途上虽曾得到一次召唤,但最终却面临多条道路的选择,感叹人生道路的复杂与艰难。诗人通过这一情境,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与同情。
“小子亦鸿渐,终焉同凤衰”中,“小子”自指,表示自己也如同鸿雁般追求高远,但在人生的终点,却与凤凰一同衰落,暗示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因声寄丹穴,雏羽日威仪”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声音能传达到蒋南陔所在的丹穴,期待他如同雏鸟般日益展现出庄重的仪态。这既是对蒋南陔才华与品德的期许,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