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愚何止直如弦,只合深藏碧嶂前。
但见山中常有雪,不知世上是何年。
野人爱向庵前笑,赤玃频来袖畔眠。
只有逍遥好知己,何须更问洞中天。
如愚何止直如弦,只合深藏碧嶂前。
但见山中常有雪,不知世上是何年。
野人爱向庵前笑,赤玃频来袖畔眠。
只有逍遥好知己,何须更问洞中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又名贾逊)的《山居绝句》,表现了诗人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和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中“如愚何止直如弦,只合深藏碧嶂前”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像一张未拉开的弓弦一样,保持着力量但不显露,隐居在青山绿水之中。接下来的“但见山中常有雪,不知世上是何年”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忘却时光的心境,诗人只关注山中的自然变化,而不问世俗的纷争和时间的流逝。
“野人爱向庵前笑,赤柰频来袖畔眠”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山中野人相处的情景,以及他对自然界某种植物(赤柰,一说为一种类似于核桃的果实)的喜爱和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最后,“只有逍遥好知己,何须更问洞中天”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只有像庄子所说的“逍遥游”,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知音,而不需要再去询问其他关于世事的疑惑。整首诗通过淡定平和的笔触,展现了一种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