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旴士张季携所注三略访西山先生既跋其书余复题二绝于卷尾·其二》
《旴士张季携所注三略访西山先生既跋其书余复题二绝于卷尾·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千里从师细讲评,横渠昔亦谒高平。

自从受得中庸了,止说西铭不说兵。

(0)
翻译
千里迢迢去拜师求教,曾经拜访过横渠先生
自从领悟了中庸之道,只谈论《中庸》不提军事
注释
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从师:跟随老师学习。
横渠: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别称,因其在横渠镇讲学而得名。
昔亦:从前也。
谒:拜见。
受得:接受并理解。
中庸:儒家经典,主张适度和平衡的原则。
了:明白、理解。
止说:只谈论。
西铭:《西铭》,张载的哲学著作,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不说兵:不涉及军事话题。
鉴赏

此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体现了他对儒学经典的深厚造诣与个人修养。开篇两句“千里从师细讲评,横渠昔亦谒高平”,通过对古人求学之艰辛和尊师之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学术领袖的敬仰。这里的“千里从师”指的是不远万里去寻找良师益友,而“横渠昔亦谒高平”则是形容古代圣贤之士,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展现其卓越见解。

第三句“我自从受得中庸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儒家思想核心——《中庸》的理解与内化。《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阐述了中和、诚信等重要概念,是修身养性之本。

最后一句“止说西铭不说兵”,则揭示出诗人对于文治与武功的态度。这里的“西铭”可能指的是儒家经典《大学》中的“西上说”的篇章,强调修身齐家的重要性。而“不说兵”表明了诗人更倾向于和平的学问,不主张以武力解决问题。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古代学者与儒家经典的颂扬,展示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知识追求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的学术立场和内心世界,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有赠

云锁蓬莱海接天,琪花瑶草簇春烟。

三千年里桃初实,十二楼前月正圆。

白日尘埃飞不到,青冥风露冷无眠。

共君既饱胡麻饭,一棹归欤弱水船。

(0)

问花

蓦地诗心到海棠,问花开未晓来忙。

村童熟睡不知唤,惟有流莺语似簧。

(0)

中秋月·其二

钱唐江上雪飞花,人在天边泛海槎。

乌鹊一声星斗落,姮娥梳洗去谁家。

(0)

赠清衍

我厌俗缘苦,空为薄宦牵。

如师真达者,于世亦超然。

敝笠冲尘陌,寒云拥雪天。

崎岖远相顾,深愧此心专。

(0)

虞美人·其四同蔡宽夫置酒,王仲弓出歌人,声甚妙

东风一夜催春到。杨柳朝来好。莫辞尊酒重携持。

老去情怀、能有几人知。凤台园里新诗伴。

不用相追唤。一声清唱落琼卮。

千顷西风烟浪、晚云迟。

(0)

水龙吟·其一三月十日西湖宴客作

对花常欲留春,恨春故遣花飞早。

晓来雨过,绿阴新处,几番芳草。

一片飘时,已知消减,满庭谁扫。

料多情也似,愁人易感,先催趁、朱颜老。

犹有清明未过,但狂风、匆匆难保。

酒醒梦断,年年此恨,不禁相恼。

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

有姚黄一朵,殷勤付与,送金杯倒。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