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渺空阔,积水暮生寒。
但见绿千顷,不知深几竿。
人间元迫隘,世路足艰难。
若了沧洲趣,无劳正眼看。
平湖渺空阔,积水暮生寒。
但见绿千顷,不知深几竿。
人间元迫隘,世路足艰难。
若了沧洲趣,无劳正眼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湖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与思考。
首联“平湖渺空阔,积水暮生寒”,开篇即以广阔的湖面和傍晚时分的寒意,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平湖的辽阔与水面上弥漫的寒气,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
颔联“但见绿千顷,不知深几竿”,进一步描绘湖面的广阔与深邃。绿波荡漾的千顷湖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之中,而“不知深几竿”则暗示湖水的深不可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未知的色彩。
颈联“人间元迫隘,世路足艰难”,诗人由眼前的湖景联想到人生的境遇。人间的束缚与局限,世间的道路充满艰辛,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无奈。
尾联“若了沧洲趣,无劳正眼看”,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在广阔的湖面上,或许能寻得一份宁静与自由,不必再为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宋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
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
是邪非邪莽谁识,乔林古庙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
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
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
千年遗恨何当申,阳台愁绝如荒村。
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
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袜有无间。
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涛许,尘间犹作儿女语。
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
《韩无咎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息弥襟余尝考宋玉谈朝云事漫称先王时本无据依及襄王梦之命玉为赋但云頩颜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后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语曹子建赋宓妃亦感此而作此嘲谁当解者辄用此意次韵和呈以资抚掌》【宋·范成大】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是邪非邪莽谁识,乔林古庙常秋色。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千年遗恨何当申,阳台愁绝如荒村。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袜有无间。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涛许,尘间犹作儿女语。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
https://shici.929r.com/shici/SNr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