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择之寄示深卿唱和乌石南湖佳句辄次元韵三首·其二》
《择之寄示深卿唱和乌石南湖佳句辄次元韵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平湖渺空阔,积水暮生寒。

但见绿千顷,不知深几竿。

人间元迫隘,世路足艰难。

若了沧洲趣,无劳正眼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湖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与思考。

首联“平湖渺空阔,积水暮生寒”,开篇即以广阔的湖面和傍晚时分的寒意,营造出一种空旷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平湖的辽阔与水面上弥漫的寒气,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

颔联“但见绿千顷,不知深几竿”,进一步描绘湖面的广阔与深邃。绿波荡漾的千顷湖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之中,而“不知深几竿”则暗示湖水的深不可测,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未知的色彩。

颈联“人间元迫隘,世路足艰难”,诗人由眼前的湖景联想到人生的境遇。人间的束缚与局限,世间的道路充满艰辛,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无奈。

尾联“若了沧洲趣,无劳正眼看”,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在广阔的湖面上,或许能寻得一份宁静与自由,不必再为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宋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鲜于谏议挽词二首·其一

西蜀文章老,中朝侍从臣。

谏垣风烈在,书殿宠光新。

宣室虚前席,清漳叹病身。

致君才未展,青史迹空陈。

(0)

资中八首·其八

武侯祠庙遍空山,万古名垂宇宙间。

昔日南人皆稽首,至今歌舞聚夷蛮。

(0)

菩萨蛮

冰明玉润天然色。凄凉拼作西风客。不肯嫁东风。

殷勤霜露中。绿窗梳洗晚。笑把玻璃盏。

斜日上妆台。酒红和困来。

(0)

题黄居寀雀竹图二首·其一

群雀岁寒保聚,两鹑日晏忘归。

草间岂无馀粒,刮地风号雪飞。

(0)

积雨作寒五首·其五

山寒禅老不下,泥滑琴僧罕来。

且唤园丁閒语,喜闻湖岸未颓。

(0)

韩无咎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息弥襟余尝考宋玉谈朝云事漫称先王时本无据依及襄王梦之命玉为赋但云頩颜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后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语曹子建赋宓妃亦感此而作此嘲谁当解者辄用此意次韵和呈以资抚掌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

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

是邪非邪莽谁识,乔林古庙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

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

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

千年遗恨何当申,阳台愁绝如荒村。

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

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袜有无间。

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涛许,尘间犹作儿女语。

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